俗话说的好,痰热生百病,治病先去湿。湿聚成痰,痰聚成结。所谓结包括现代医学的结节,囊肿,肌瘤,包块,息肉等。

有个现象,就是大部分这些肿物是无公害的,不长大不用管,长大了可手术切除。

但是有个讨厌之处,割了又会长,十分粘人。

那为什么反反复复呢?

因为湿性黏腻重着,决定了由湿邪导致的疾病久治不愈,反反复复。比如,湿疹、风湿骨病等等。

切除了只治标,但是根本性的致病因素湿邪没办法根除,导致反反复复。

就跟我们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斩草还是要除根!

治疗结节类疾病,散结、祛根同样重要!

今天介绍一个方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名方温胆汤,能祛脾湿、除胆郁、养肠胃、安心神,非常擅长治疗这类无形之痰导致的疾病。

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

半夏竹茹

半夏辛温入脾,燥湿化痰,散结。

《主治秘要》: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

竹茹入胃经,能够清热化痰,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与半夏一起合用,一热一凉共同化痰。平时有胃热呕吐,肺热咳嗽都可用竹茹。

《本单再新》:"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凉血,止吐血,化水血,消痈痿肿毒。"

枳实陈皮

所谓去痰先理气,因此用枳实陈皮行气化痰。

枳实归脾、胃经,行气力强,通过行气化痰散结。

《本草再新》:"破气,化痰。"

陈皮是行气化痰的常用药,和枳实一起增强行气化痰的能力。

陈皮还具有健脾胃的功效,脾为生痰之源,去痰还需健脾,陈皮就是很好的选择。

说到健脾祛湿,一般少不了茯苓,该方也加入茯苓,健脾祛湿。

痰热扰心常常会睡不着,茯苓还可以安心神。

最后加点甘草调和药性。整个方体现了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治疗理念。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半夜总醒?是心火旺,简单五味药材泡水喝,扑灭心火,镇心安神梅核气,喉咙里有异物?一剂半夏厚朴汤,行气开郁,降逆化痰身上2个穴位,比吃胃药还厉害,每天按一按,健脾胃、助消化都是健脾,参苓白术散和人参归脾丸,它们可以一起吃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pz/10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