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与我共成长杨骊珠故事还未结束
白癫风会扩散吗 http://m.39.net/pf/a_5436368.html “一年后的现在,你在做什么呢?” 半小夏对杨骊珠导演的采访,以这样一个问题开始。而影片开头那个清新的女声,也如期在电话那头出现了。仿佛久别重逢,或是从未离开—— “现在正在进行的事情,就是把《从心所欲》做成一部长片。” 依然是《从心所欲》,这部第十六届“半夏”最佳短纪录作品,这件九年之前她就已经开始做的事。 纪录片《从心所欲》 导演档案 杨骊珠 青年导演 代表作:《从心所欲》《水果传》《书迷》 第十六届“半夏的纪念”参展导演 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最初那些春天 年7月23日,湖南怀化,普通女人邓桂英终于得到了那张暗红色的离婚证,等来了她渴望一辈子的自由。这一年,邓桂英80岁,孙女杨骊珠20岁。 年初,年轻的女孩刚刚拥有她人生中的第一台DV机。不到半年,小小的机器里就装满了奶奶瘦小的身影。“就是想拍一些有意思的人和故事,我身边的人。”杨骊珠说话的时候语速不快,但用词简练。三言两语间,仿佛轻描淡写般翻开了自己探索影像的第一页。 如今,回望九年前那个举着DV到处跑的姑娘,机缘的力量仿佛在时间的脉络中逐渐清晰、深刻:“现在发现,其实从那会儿我还不知道什么叫纪录片的时候,自己就已经开始拍一些活动影像了。” 杨骊珠和奶奶 “接触人性,探讨人性,思考人性。”对杨骊珠而言,这是活动影像最大的魅力所在。因此,在毕业那年,本可以用图片摄影作为毕业创作的她最终选择了纪录片这一创作形式。 最初,大量的家庭影像、传奇的人生经历都让奶奶邓桂英成为这部作品不可替代的主角,杨骊珠把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她是我奶奶”。然而,直到杨骊珠开始后期的剪辑工作时,另一个有关于爷爷杨乔元的故事才逐渐从一帧帧影像中浮现。 爷爷杨乔元 “慢慢地你会发觉,有些人、有些拍摄对象,你能用一部短片讲好他的故事,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拍到你满意的那个结尾,有些则不然。” 从“她是我奶奶”到《从心所欲》,创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杨骊珠而言,既是一种煎熬又是一种享受。而这种面对影像、面对创作的复杂情感,也驱使着她不断打磨、丰厚着自己的作品,哪怕它已得到诸多奖项的认可,哪怕它已收获无数观众的掌声。 “故事并没有结束。”电话那头,杨骊珠温柔的声音中自有一种坚持,“因为我觉得,所谓创作就是,用时间来等待运气。” 忽而一个夏天 与许多创作者不同,杨骊珠最初是以一名观众的身份接触“半夏”的。大学期间,她在“半夏”的展映活动中观看了曾获得第十一届“半夏”评委会特别奖的《医院里的中国》。这部佳作令杨骊珠触动极深,同时也让她记住了“半夏”这个名字。一年之后的六月,这位曾在银幕前被青年影像所打动的普通“观众”,带着自己的作品,以一个导演的身份参与了新一届的“半夏”。 有意思的是,展映期间,创作《医院里的中国》的导演陈一线也被再度邀请回归“半夏”。因“半夏”而生的机缘使二人的身份再一次交换,这一次,陈一线成为了被导演杨骊珠所打动的那一名“观众”。 第十一届“半夏”评委会特别奖 《医院里的中国》 “应该这么说,他的《医院里的中国》让我认识了‘半夏’,而我的《从心所欲》又使他在‘半夏’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pz/5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王三虎中医抗癌大有可为,肿瘤可从六经论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