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草,它们零落于田野地头,甘愿做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其实它们许多是颇有价值的中草药,让我们走进高密乡间,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呕吐反胃,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典故传说

清朝末年,一位英国医生患呕吐症,“屡屡吐,绝食者久矣”,邀请了日本医生和美国医生共同为之治疗,其结果是“协力治疗之,呕吐卒不止”。当时已认为患者是不治之人,遂求盐山名医张锡纯“一决其生死”。经过详细诊视之后,张氏说:“余有一策,试姑行之。”即用张氏自制的半夏加茯苓生姜,“一二服后奇效忽显,数日竟恢复原有之康健。”张锡纯技高一筹,善用半夏立起沉疴,使得三位“东西洋大夫”赞叹不已,敬佩至极。

张氏运用半夏,确有绝招,他认为,药房往往因半夏有毒,皆用白矾水煮,相制太过,毫无辛味,徒增矾味,结果适得其反,令人呕吐。所以,每用到半夏,张锡纯爱用自制半夏,颇见奇效。

他说:“愚因药房半夏制皆失宜,每于仲春季秋之时,用生半夏数斤,浸以热汤,日换一次,至旬日,将半夏剖为两瓣,再入锅中,多添凉水煮一沸,速连汤取出,盛盆中,候水凉,晒干备用。”这种自制半夏,“无论呕吐如何之剧,未有不止者,是降胃安冲之主药。”

请猛戳右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xw/5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