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场,当所有人以为半夏和赵垒将会分手的时候,两人同时杀了个回马枪,,赵垒拿出早就准备的求婚戒指,单膝跪地,向许半夏求婚,两人紧紧相拥。从目前看,赵垒大概率还是选择牺牲自己的事业,成全许半夏。

赵垒从出场就自带光环,作为留学归来的小洋人,赵垒掌握着伍建设和许半夏的命脉。身在外企高管的他,做事专业,大局观强,对钢铁行业的未来有精准的判断,更重要的是善于识人。

伍建设和半夏等四人打算去北边进口废钢,伍建设和半夏分别找到了赵垒,希望赵垒能够在收掉五万吨钢材的同时,先支付一笔订金。

伍建设希望赵垒先付10%,但赵垒希望废钢的定价最后由自己说了算,伍建设显然不能同意这种方式,这就意味着自己成了给赵垒打工和跑腿的。

为了建堆场已经欠了一屁股外债的半夏,也找到了赵垒,他希望赵垒能够借给自己去北边进口一万五千吨废钢的全额资金,赵垒也提出了废钢定价权的问题,许半夏同意了这种不平等协议。

但是,借给许半夏全部资金,意味着赵垒要承受巨大的风险,一旦半夏拿钱跑路,赵垒也必将受到牵连。所以,在借给半夏钱之前,赵垒问了她关于未来的打算,并要求半夏要首先将堆场建起来才行。

相对和伍建设风险更小的合作来说,赵垒选择和许半夏合作,能够拿到更多利润和主动权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许半夏为了做成这件事的魄力和对未来的长远规划打动了赵垒。这也是当许半夏在北边被骗之后,赵垒不但没有担心许半夏跑路,反而把全部五万吨废钢资金再次全部借给她的原因。

从国外拉回五万吨废钢的许半夏,并没有和预期一样大赚一笔,随着钢价跳水,许半夏随时面临破产,赵垒也会被公司追究相关责任。

在许半夏扛不住的时候,还是赵垒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认为钢价未来一定会上涨,帮助许半夏顶住了来自公司的压力。最终不但保住了自己的职位,许半夏也从面临破产成为了小富婆。

伴随着黑海进口废钢渠道的打通,半夏迅速完成资金原始积累,从之前伍建设的拎包妹,变成了可以和伍建设扳手腕的女老板,拥有了竞拍省二钢的资金实力。

为了拿到省二钢的控制权,许半夏和伍建设争破了头,两人互不相让,甚至不惜翻脸。

半夏得到省二钢的目的很简单,一方面是为了完成陈宇宙的心愿,另一方面则是想借着省二钢完成转型。

伍建设得到省二钢的目的也很简单,一方面为了赚钱,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面子。毕竟钢铁行业是男人扎堆的行业,伍建设也一直都是几人中的老大,怎么能够容忍许半夏超越自己。

但是,竞拍省二钢是一场纯粹的商业行为,不是慈善,也不是义气。需要对这个行业有充分的了解,也需要对省二钢的价值做出详细的评估。

伍建设、裘毕正和许半夏,都不是这种专业的人才,但是许半夏的幸运之处在于得到赵垒的帮助,正是在赵垒的帮助下,半夏又一次摆脱破产的命运。伍建设则没有那么幸运,他的身边只有裘毕正。

事实上,许半夏和伍建设在竞拍省二钢这件事情上,都是冲动和鲁莽的。伍建设为了得到省二钢,疯狂举牌,最终以万的高价拿下,但接手之后的省二钢,却是名副其实的烂摊子。

到处借债的伍建设,根本没有钱拿出来换掉旧设备,也没有钱维持后续的经营。所以,他只能不顾生产安全的三班倒,关掉污水处理设备,降低成本,最终让自己面临牢狱之灾。

如果当初赵垒按照许半夏的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得到省二钢,许半夏面对是和伍建设相同的命运。但是,被哥们义气和野心冲昏头脑的半夏,根本不听赵垒的任何解释,她认为自己被赵垒背叛。

最终,事实证明了赵垒的正确性。在竞拍省二钢之前,赵垒早已经过了专业的计算,省二钢在三年之内就会贬值一半以上。在剧中,走投无路的伍建设,只能去求许半夏接手省二钢,但是超低的价格,伍建设无法接受。

事实上,《风吹半夏》之前的剧名《野蛮生长》显然更符合这部剧的特点。在这部剧中,一个正确的举动,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一个错误的选择,可能让人直接破产。

许半夏和伍建设都是那个“野蛮时代”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两人同样的敢想敢干,但是都缺少了专业性。伍建设和裘必正身边的郭启东,可以担当这种角色,但已经被两人送进了监狱。

许半夏则是幸运的,她的幸运并非是单纯的运气,而是有了赵垒的帮助。赵垒的专业性,帮助她避免了很多错误的选择。

几乎每一次许半夏的重大选择,都有赵垒的身影。在每一次重大选择之后,许半夏都能够在事业上更进一步,但这些并不是许半夏的功劳,更多是赵垒专业帮助了她。

事实上,在剧中赵垒的专业在那个时代,显现的如此耀眼,它将许半夏的鲁莽和伍建设的冲动暴露的淋漓尽致。这种无形的对比,也成为了对许半夏和伍建设的最大嘲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gj/1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