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步伐,走出了一条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眼下正值冬季农闲时节,然而周矶管理区绿之魁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却是一派繁忙景象。连片的西兰花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工人们正忙着采收、装筐、进库,集中运往全国各地蔬菜批发市场进行销售。潜江绿之魁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忠皓说:“今年形势还好,目前我们大部分农户的成本都已经收回来了,菜还没有卖到一半,估计整个形势应该比往年要好。一亩地把成本刨去以后,有三千块钱到四千块钱的纯收入,这是比较好的。”据负责人介绍,该合作社共有社员30余户,流转土地余亩,主要以绿色蔬菜种植为主,因为今年蔬菜行情较好,当地居民也尝到了种菜的甜头。周矶管理区红旗社区居民张生波说:“我种了30多亩地,今年收成还可以,一年20-30亩地,可以挣个八万多块钱。”无独有偶,在浩口镇南湾村小二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设施大棚内,连片的莴笋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收,脸上写满收获的喜悦。小二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苏仁兵说:“今年的莴笋种植效益不错,长势也还可以,亩产可达到多斤,平均收购价格可以达到8毛钱左右,预计价格还会走高,毛收入一亩地在元左右。”近年来,浩口镇南湾村小二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莴笋种植带动蔬菜规模化发展,以订单农业催生产业化延伸,实现了“订单生产、田头交易”的种植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促增收的新路子。苏仁兵说:“:我们这个合作社是成立于年,十五年了,当时共流转土地亩左右,建成了将近多个蔬菜大棚,平均每亩地可以增收1万元,让20余名社员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致富。”近年来,我市通过大力打造特色产业,在水田区推广“虾稻共作”等模式,旱田区推广半夏、大豆、艾草与蔬菜连作、轮作等模式,突出建设潜江虾稻、“潜半夏”等特色主导产业集群,找准振兴发展的发力点,农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我市乡村发展的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gj/1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