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寻医有术

大家好,我是中医谢有良

长期处于郁闷、烦躁的状态,不仅会影响心情,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悲观厌世、自杀等。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和治疗这种“郁“呢?

古代医家对此可谓是研究透彻。明代大医家朱丹溪将郁症分为六种类型,并给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湿郁表现:身重肢倦,腹胀纳差,大便溏烂,舌苔腻腻。

成因:脾虚湿盛,运化失常。

治疗:湿郁汤

组成:白术、茯苓、泽泻、苍术、陈皮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消肿

湿郁指感受外湿,郁于体表肌肤而致病。表现为周身骨节走注疼痛,遇阴雨即发病。治疗时,应以祛湿解郁为主,用湿郁汤、升阳除湿汤等。

2、痰郁表现:胸闷痰多,心悸健忘,舌苔腻滞。

成因:痰浊阻滞,扰乱心神。

治疗:痰郁汤

组成:半夏、茯苓、陈皮、枳壳、竹茹

功效:化痰开郁,宁心安神

痰郁是因气火所生,气滞则水湿不行,火郁则蒸湿为痰。表现有烦闷失眠、脘闷呕吐、癫痴狂乱等。治疗时,应以除痰开郁为主,用礞石滚痰丸等。

3、火郁表现: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

成因:肝火上炎,熏蒸心神。

治疗:火郁汤

组成:黄芩、栀子、龙胆草、牡丹皮

功效:清热泻火,疏肝解郁

火郁指热邪伏于体内,如温病当邪热已到气分,或心火上炎等。治疗时,应用辛凉透达药,如导赤散等。

4、气郁表现:心情抑郁,易怒,胸闷气短,腹胀不舒。

成因:肝气郁结,气机不畅。

治疗:气郁汤

组成:柴胡、白芍、当归、炙甘草

功效:疏肝理气,舒肝解郁

气郁一词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多因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致。也就是说,心理上的郁闷最容易引发郁症。古代医书在气郁的治疗上论述颇多,如朱丹溪指出气郁的表现是胸胁痛,脉沉涩,应以化滞为主,用气郁汤、木香调气散等方。若气郁生痰,可用温胆汤、半夏厚朴汤;若气郁化火,可用加味逍遥散。

5、血郁表现:面色晦暗,唇舌干燥,月经不调,皮肤瘀斑。

成因:肝血不足,瘀血内生。

治疗:血郁汤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

功效:养血活血,祛瘀生新

血郁多因暴怒、劳役过度,饥饱不调等所致。治疗时,应以和血解郁为主,用阿胶桑麻膏、血郁汤、四物化郁汤等方。

6、食郁表现:纳差腹胀,嗳气吞酸,舌苔厚腻。

成因:脾胃功能失调,饮食停滞。

治疗:食郁汤

组成:陈皮、厚朴、砂仁、木香、炒麦芽

功效:理气和中,消食导滞

食郁是因食滞不消,气机郁阻所致。治疗时,应以消食解郁为主,用食郁汤、二陈汤合保和丸等。

虽然上述各种郁症各有对应的治疗方,但朱丹溪还提出了两个普适方:越鞠丸和六郁汤。

越鞠丸由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等组成,能够行气解郁,治疗各种郁症。

六郁汤在越鞠丸的基础上,加入了二陈汤和砂仁,能够更好地治疗痰郁,并且还有理气和中的作用。

总之,中医对于郁症的认知和治疗方法可谓是独具特色。无论是六郁汤还是越鞠丸,都是通过调理脏腑功能,疏通气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联系,我会在平时的坐诊时间为您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如果你有焦虑、抑郁、失眠等困扰,可以向我咨询,我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gj/12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