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易,今天为大家介绍第三种辛温解表药—紫苏。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应用: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本品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可与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

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香苏散。

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有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常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又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zhǐ)煎服。

用法用量:3~10克。不宜久煎。文献摘要:《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本草纲目》:“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附药——苏梗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应用:适用于胸腹气滞、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腹胁胀痛等证。常与香附、陈皮等疏郁理气药同用。用法用量:5~10克,不宜久煎。

今天的一日一药就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ls/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