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可当种苗还可做药材,个头越小越抢手每
半夏是一种中药材,由于不愁销路,受到不少乡亲们的青睐。 来自仙桃市长埫口镇新兴庙村的池师傅,却称他种植的半夏找不到买家,到底怎么回事呢? 仙桃市长埫口镇新兴庙村村民池望喜:去年半夏的价格在十八块五,今年十六块都没人收,如今种植的半夏已经到了成品,没有办法只能把它扔在地里去了。 年,看到周围的乡亲们种植半夏赚到了钱,池师傅也试着种了两亩地。当年,每亩有多块的收入,可让池师傅没有想到的是,今年他采收的半夏中,有一部分不好卖了。 仙桃市长埫口镇新兴庙村村民池望喜:“地里种了这种成品半夏,大概还有四十斤没有卖出去。” 池师傅种植的半夏卖不动,那其他乡亲种植的半夏,会不会也有存在同样的遭遇呢? 仙桃市长埫口镇新兴庙村村民葛巧林:我种植的半夏很好卖,18块钱一斤,一拿去别人就要,问都不用问。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池师傅留在家里的半夏,比其他村民种植的半夏,个体大了一倍多,而乡亲们采挖的,小籽粒半夏根本不愁销路。 仙桃市长埫口镇新兴庙村党支部书记刘炎军:“大的情况一般是第一年没有挖,第二年才进行采挖,所以个头就稍微大一点,数量不是很多,我们村每天都要卖出三万钱的半夏出去,选择大的半夏合起来估计只有二三十斤。” 刘书记表示,近五年来,半夏在当地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有些村还把种植半夏,当成了精准扶贫的项目来推广。目前,当地共种植了上千亩地半夏。 和新兴庙村一样,沿汉江一带的仙桃、天门、潜江等地,土壤松软肥沃,都是野生半夏的生长地,这里出产的野生半夏,色泽白皙,药效含量高,是中药市场上的抢手货。随着国内市场需求量增大,这些地方的半夏,也从野生状态逐步转向人工栽培,种植面积将近4万亩。 湖北某中药原料购销公司采购商陶黎波:“整个天门、潜江、仙桃我们都在收,今年我们已经收了多吨了,主要销往甘肃。” 陶师傅在江汉平原一带,采购半夏已有15年,他表示,每年都有几百吨的半夏,通过他们公司卖到甘肃、宁夏等地。“前期一公斤是31元,现在是36元,甚至有37元。一般来说我们卖出去的主要是种苗,要求一般小一点为好,在20个毫米以下。” 作为种苗,收购商通常会选择,个体小、不压斤两的半夏,而那些籽粒大的半夏,只能当作药材来卖。药材半夏需要晾晒,有的甚至还要初加工,所以,药材半夏在湖北的采购市场并不是太大。 仙桃市长埫口镇新兴庙村党支部书记刘炎军:若半夏较大,做种就压斤两了,一百斤里面顶多择出斤把两斤,农户自己作种的话倒是无所谓。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pz/11095.html
- 上一篇文章: 广元朝天区延伸产业链乡村振兴药有良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