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黄连植株(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黄连叶(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品大苦大寒,清泄而燥,泄降纯阴。为治湿热火毒之要药,广泛用于湿热火毒之病证。与黄芩相比,其清热燥湿力较强,作用偏于心及中焦胃脾,最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

黄连根切片(李光敏PPBCid:)

黄连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肝火犯胃呕吐吞酸;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疖肿,湿热疮疹。

黄连根(肇谡PPBCid:)

黄连的相关配伍

①黄连配木香:两药相配,既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配伍。

黄连饮片

②黄连配吴茱萸:两药相配,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吴茱萸

③黄连配半夏、瓜蒌:三药相配,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瓜蒌

内服:煎汤,2~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生用长于泻火解毒燥湿,

用法用量

清心与大肠火。姜汁或吴茱萸炒,则苦泄辛开,缓和其苦寒害胃之性,并增强降逆止呕作用。酒炒引药上行,并可缓和苦寒之性。吴茱萸制又治肝郁化火证。

半夏

黄连大苦大寒,过量或久服易伤脾胃,故内服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常量久服,胃寒呕吐或脾虚泄泻者忌服。

黄连

《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连:“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肠癖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本草正义》又载“黄连大苦大寒,苦燥湿,寒胜热,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而心脾、肝、肾之热,胆、胃、大小肠之火,无不治之。上以清风火之目病,中以平肝胃之呕吐,下以通腹痛之滞下,皆燥湿清热之效也。又苦先入心,清涤血热,故血家诸病,如吐衄溲血,便血淋浊,痔漏崩带等证,及痈疡斑疹丹毒,并皆仰给于此。”

无论食疗或者药物,均需对症,以上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和治疗方案,仅供中医药知识了解。

青屏堂瓜蒌中药材瓜蒌丝全瓜蒌栝楼克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19.8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pz/1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