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半夏的纪念rdquo北
在因“非典”而特殊的那一段日子里,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拍摄了大量原创影像作品,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第一个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原创作品展映活动。当时正值半夏,同学们借用鲁迅先生最喜欢的词语“纪念”,将活动命名为“半夏的纪念”。这,就是大赛最初的模样。 经历了十三年不断前行,“半夏的纪念”焕然一新,已经成为享誉学界和业界知名青年影像赛事,走出了校园,走出北京,走向了全世界。 6月5日,第十五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全国百所高校联合影展的活动在南广大讲堂举行,来自校本部的李鸣师姐对我们简单介绍了半夏的纪念这个活动的由来。影像,需要被看见,视界,由你来创造。 第一部片子《大海的孩子》记录在这片海域生活着一群渔民——疍家人。疍家人是中国沿海一带水上居民的统称,同时又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于海面上。以大海为乡,以木船为家,以捕鱼为生。本片通过记录疍家人卢常益一家三代在海上的生存现状,反映社会的变迁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带给这户“疍家人”的困惑与希望...... 看完今晚第一部片子我院殷乐希老师说,看到这部片子使人觉得纪录片的故事是其次的重要的是这种人文情怀,这是一部“挽救式”的纪录片。 今晚的第二部片子《送别》讲的是年,中国东北某市。车间下岗女工董凤琴决定要和丈夫去南方做生意,车间同事李明辉明白两个人以后很难再相见了,于是两个人定下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约会”。 随后我们又邀请了我院殷乐希老师为这部片子做了解读,这就是中国版的理智与情感。每个人都在理智与情感当中纠葛,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我们具体的在拍片子的时候要把他细化到一些小的故事里,小的人物里。下岗只是一个大的环境,好像在这个下岗的过程当中好像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是觉得是不是一个改变的契机到了。但是人生往往是错过的,往往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错的人,或者是在错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这些都是非常具有戏剧性的一些东西,大家要在这样的一下片子当中把他提炼出来。另外这是一部非常幽默的片子,而且拿捏的非常好,是不外漏的,语言,肢体的表达。在大家的情绪当中,在大家的理解当中,觉得很有意思。导演把握片子的能力非常的强。 明日预告: 6月6日晚 南广大讲堂 No1: 片名:《帷幕》 作者:吴双 学校:伦敦电影学院 时长:30min 类型:剧情片 影片简介: 小朱是一个没有什么知名度的女演员且息影多年,现如今拥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大学时的同窗好友留学归来,邀请她出演一部话剧的女一号,小朱必须要在昔日的梦想和安稳的生活中做出抉择。 No2: 片名:《何去何从》 作者:于文超 学校:重庆大学 时长:33min 类型:长纪录片 影片简介: 影片讲述了美籍外教Pedro决定终老中国之后,因新政策颁布,而面临一系列抉择的故事。他年少被父亲赶出家门,无奈参加越战又拒绝拿枪屠戮。终身未婚,献身教育,切段了与美国的一切联系。当老无所依决定归宿时,命运似乎又跟他开起了玩笑,是走还是留?到底何去何从? No3: 片名:《伴艾骑行》 作者:蔡晓玲 学校:华中师范大学 时长:15min 类型:短纪录片 影片简介: HIV感染者刘九龙以公益骑行彰显生命大义,从南昌一路骑行至京,沿途播撒艾滋防控防歧的公益种子;回忆患病10年来从绝望轻生到辗转求生再到成立互助共生联盟的完整心路,历经波折仍矢志无悔,讲述了一个绝症患者向死求生的故事。 摄影学院宣传中心 图片|徐俊晖曾玉婷 文字|高婕 编辑|宋世嘉 总监|贾志远申雨欣周子越朱歌 主编|刘振华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pz/5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黄帝内经中仅有的13个药方,为何不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