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药基证在药方形成中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讲药基证在药方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个作用是很大的,只有以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作为基础才会有桂枝汤,只有以甘草干姜汤作为基础才有四逆汤,只有以黄芩汤作为基础才有小柴胡汤,才有半夏泻心汤类。其实把整个《伤寒论》的药基证合起来也不过就是十几种,而这十几种就可以派生出近百种的药方。在整个药方证和药物的排列上,栀子豉汤证主要是心中懊憹,与这个状态相似的有很多证,比如黄连阿胶汤证也有类似的症状,但它们都有自己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在栀子甘草豉汤证里,它有急迫表现,有的理解为咽喉痛,有的理解为一种浅呼吸。在栀子生姜豉汤证里有呕吐,这是生姜对应的。以上这几个药证是比较明显的。

在栀子基群的基础上,后世扩展为三大类方;

栀子甘草基类,有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甘草)柏皮汤。

栀子生姜基粪,有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干姜汤。

栀子豆豉基类,有栀子豉汤、枳实栀子豉汤、积实栀子大黄豉汤、栀子厚朴(枳实)汤、栀子太黄(枳实豆豉)汤。

(本文录自《娄绍昆讲经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娄莘杉编著,p-)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pz/6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