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种植是我院重点科研项目,为了让白芨种植土地产生更大的价值,对中药材间作也做了一些探索,现在把几种白芨间作方案分享给大家。

选择与白芨基本好恶相似的药材例如:黄精、姜黄、半夏等等,选择要点对生长环境有相似的要求:

一喜欢温暖的气候,厌阳光直接照射

二喜欢阴凉的地块,厌冬天寒冷霜冻

三喜欢潮湿的沃土,厌土地洪涝积水

药-药间作

黄精

根状茎繁殖

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选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根茎,选取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有3~4节,伤口稍加晾干,按行距22~24厘米,株距10~16厘米,深5厘米栽种,覆土后稍加镇压并浇水,以后每隔3~5天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湿润。于秋末种植时,应在墒上盖一些圈肥和草以保暖。

种子繁殖

8月种子成熟后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立即进行沙藏处理:种子1份,砂土3份混合均匀。存于背阴处30厘米深的坑内,保持湿润。待第二年3月下旬筛出种子,按行距12~15厘米均匀撒播到畦面的浅沟内,盖土约1.5厘米,稍压后浇水,并盖一层草保湿。出苗前去掉盖草,苗高6~9厘米时,过密处可适当间苗,1年后移栽。为满足黄精生长所需的荫蔽条件,可在畦埂上种植玉米。

选地整地

选择湿润和有充分荫蔽的地块,土壤以质地疏松、保水力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播种前先深翻1遍,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耙细整平,作畦,畦宽1.2米。

姜黄

用根茎繁殖。栽种期在四川、陕西等地,多于夏至前后,浙江地区在清明前后。按行距33~40cm,株距25~33cm开穴,每穴放入姜种3~5个,覆盖细土2~3cm。用新高脂膜~倍液喷施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栽后约20天左右即可出苗。

半夏

宜选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呈中性反应的砂质壤土或壤地种植,也可选择半阴半阳的缓坡山地。在平原地区种植半夏,需选择能浇能排、地势较高的地块,种植前一定要挖好排水沟。选好地后,于10~11月,深翻土地20cm左右,除去石砾及杂草,使其风化熟化。

白芨-玉米(夏季)蔬菜(冬季)

在种植白芨的畦间种植玉米或者高粱等高茎秆作物具有为白芨度夏提供天然庇荫的优点,又可提高亩产值。

玉米成熟比药材早,一般9月中旬可成熟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清理植株,增加药材的通风透光。不会影响白芨的10月份的采收时间,当年即可采收。

3月上旬播种,玉米每塘播饱满种子3-4粒,播种深度3-5cm,畦间种植保证土地排水好,注意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间作增收

黄精增收1——2万元/亩

姜黄增收1——2万元/亩

半夏增收1.5——3万元/亩

种植粮食、蔬菜等作物基本不能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看各自的需求吧,在田间地头种植全家糊口的时令粮蔬难道不是另一种乐趣?

所有间作作物的种植,都是在以相似条件伴生,不影响生长,有利于生产前提进行。如有想法欲采用间作法培育,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xw/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