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成刚教授关于白术厚朴汤临床治验
白术厚朴汤出自出自南宋时期运气著作《三因司天方》,原方为:白术、厚朴、半夏、桂心、藿香、青皮各一钱,干姜(炮)、甘草(炙)各一钱五分。主治六己年土气不及,风木之气太过所致木旺土衰、痰湿中阻之证。因该证病机为脾胃虚弱,痰湿中阻,或兼有木来乘土,所以全方以温脾疏木立法,多用辛温药。方中白术燥湿健脾,厚朴理气化痰,桂心疏木,青皮泻肝,炮姜温补脾阳,藿香理气降逆,半夏化痰降逆,诸药共奏温脾理气,化湿降逆之功。由此可见,本着未病先防的理念,祛湿为健脾方药之必需,而湿邪久存,气机愈发凝滞,又易生痰,故方中健脾祛湿,化痰理气并举。 导师研究五运六气学说多年。基于天人相应的观点,运气学说认为,人处于天地之中,身体及健康必然受到天地间气候等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天地各自变化的太过与不及,也就自然影响到身体的气血分布与运行。如果此时恰逢正气不足,或身体不能适应天地变化,气候变化就很容易成为疾病诱因。而白术厚朴汤即出自运气著作《三因司天方》“天干诸方”部分,全称“六己年白术厚朴汤”。干支纪年中,己年虽属土,五音建运为宫,但己为阴干,为土运之不及,故建运为少宫。每六十年一甲子中,共出现六次己年,故在方名前冠以“六己年”,即土运不及之年,该方皆可使用。 医案分析: 王某女57岁 初诊:年4月3日 症状:头晕,时恶心,时而胃胀,时咳嗽; 舌脉:舌淡苔白,脉弦细。 处方:生白术30厚朴30汉半夏20肉桂10 青皮15干姜10藿香15炙甘草15 4付 水煎服ml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年4月6日 症状:恶心头晕,胃胀好转,时咳嗽减; 处方:柴胡20干姜10黄芩15五味子30 炙甘草15汉半夏15 7付 水煎服ml早晚两次温服 按: 年就运而言,全年均有土气不及的趋势,所以存在患脾虚、痰湿病证的倾向,即《黄帝内经》所谓“云趋雨府,湿化乃行。”之情况。且“岁土不及,风乃大行。”,脾土可能被肝木所乘。就气而言,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即上半年风气盛,木乘土的几率较大,易发“心腹胀,肠鸣……心胁痛瞋,呕吐霍乱……身重”之病证;下半年火气盛,火生土,所以土气不及的状况有望缓解。由此看来,年全年均易脾虚而聚湿,尤其是对于脾虚痰湿家而言,发病情况可能要较往年更重,选方时如果能在对证基础上灵活运用运气学说,疗效可能会更胜一筹。况且《内经》有云: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天地间土气不及,相当于人体的脾虚诸证,少宫之方已属对证。脾喜燥恶湿,脾虚势必生湿,加之年有少宫运气加临,脾虚湿盛的程度当较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发病患者也会更多。该患胃胀、恶心皆为脾虚湿困之象,肝木乘脾可见头晕,痰湿上蒙亦可见头晕,故对运气、病证、方剂三者综合分析后,运用白术厚朴汤治疗,二诊时胃胀明显好转,头晕恶心亦有缓解,可见效果显著。 柳成刚教授出诊时间:每周六上午 文字:庞华柳成刚 编辑:呼新鹏 审核:柳成刚 柳成刚教授十全育真汤治疗虚劳诸疾经验 柳成刚教授关于黄连阿胶汤临床治验 柳成刚教授应用升陷汤治疗虚劳大气下陷临床治验 柳成刚教授关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治验 血府逐瘀血汤 柳成刚教授根据六经欲解时理论运用乌梅丸治疗失眠症经验 柳成刚教授升阳益胃汤临证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xw/8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珍贵名老中医李可最全的自拟方总结五
- 下一篇文章: 龙野一雄论经方证治五感冒与治疗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