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工作室 https://m.39.net/disease/a_9362210.html

#风吹半夏#

“你是我十几年前的翻版。你贪财好色,性狠好斗,缺少原则,这些,我以前都具备,以前都做过。”

听了高跃进(原著中高跃进是男人)的评价,许半夏刚笑着应下,就听高跃进说起了自己的事。

小保姆的死

高跃进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就去支农了。那时他正长身体,分的口粮不够吃,得了贫血。

第二年夏天,高跃进去河边抓鱼吃,起身后眼前一黑栽进了河里,幸好修姐路过,救了他。

修姐不是本地人,因为是地主子弟,早早地逃到了这个贫穷的小山村。

十六七岁的时候,修姐惨被村长儿子强奸,怀孕后村长一家不认,修姐不得已嫁了个瘸子。

十个月后,孩子呱呱坠地,瘸子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当天就扔水里了,修姐因此大病一场,很多年没再生育。

后来,修姐好不容易又怀上,才成形就掉了,是个男胎。

万念俱灰之下,修姐决定跳河自尽,不想遇上了晕倒的高跃进,结果她救了高跃进,高跃进也间接救了她。

人都是这样,哪怕摸爬滚打多年早就知道无人能帮自己,伤心难过的时候如果有人陪在身边,还是会觉得生活有希望,自己并不孤独。

情感上的依赖,让修姐活了下去,也让多年后的高跃进对修姐的问题一直视而不见。

落水一事后,修姐常给高跃进带吃的,有的还是她自己饿着肚子省出来的。

时间一长,流言四起,说高跃进是修姐养的小白脸。修姐被她丈夫暴打一顿后,又羞又恨,连夜跑了。

高跃进也一起跑了,修姐送他上了回滨海的火车,自己则去了上海,当过小姐进过监狱,过得潦草低贱。

高跃进发达后,修姐投奔高跃进,高跃进感激她的救命之恩要给她养老,修姐不同意,偏要做保姆。

在高跃进面前,修姐的姿态放得很低,一副胆小怕事、知书达理的模样。原著里,高跃进的女儿高辛夷曾这样评价修姐:

“我觉得她这人阴阳怪气的,到湖边小屋去,也不知道是她伺候我,还是我伺候她眼色。所以我都不愿意去,我妈也不喜欢去,湖边别墅基本上是她的天下。”

对于在上海的经历,修姐不说,高跃进便不问。但他不傻,能猜到一个没有一技之长的弱女子靠什么在大城市谋生,他也请了私家侦探调查,却没有看报告,一厢情愿地选择了眼不见为净。

高跃进为人贪财好色,有了钱就出轨,高辛夷的母亲被活活气死后,高辛夷便离家出走,机缘巧合认识了许半夏的兄弟童骁骑。

高辛夷,2岁,从小成绩就不好,高中毕业后进了一家打着大专旗号的学校混了两年,毕业后直接去了高跃进的公司,却总是惹是生非,摆明了不愿意好好上班。

许半夏刚开始是很不喜欢高辛夷的,觉得她虽然头脑聪明反应快,但脾气过于暴躁,桀骜不驯。

后来,许半夏得知高辛夷是高跃进的女儿,就不再排斥她,还让她跟着自己做生意。

许半夏此举的目的非常简单,算计的就是高跃进会看在女儿踏踏实实搞事业的份上投桃报李,给予她经济上的支持。

许半夏的花花肠子,高跃进自然清楚。他以公司的名义给许半夏的生意做担保,一次就是万。

高辛夷跟着许半夏,进步很快,但也看到了许半夏卑劣的一面。

许半夏做生意,前期全靠冯遇的妻子帮扶。冯太太体谅她一个女孩子做生意不容易,一直拿她当亲妹妹对待,出钱出力不在话下。

冯遇的厂是妻子娘家的产业。每天,冯太太在车间忙得灰头土脸,冯遇却联合外人,高价进货,然后让人把差价转给他去养小三。

冯遇的外遇对象叫谢金宝,是个年轻漂亮的公司白领,冯遇从不带她出去应酬,也就许半夏一人知情,因为冯遇需要许半夏给他打掩护。

一日,冯遇让许半夏骗妻子说在西郊谈事,没想到冯太太也去了西郊。

冯太太给许半夏打电话,说要去她们包厢敬酒,正和高跃进吃饭的许半夏一听,惊慌之下挂了电话。

等镇定下来,许半夏用高跃进的手机给冯太太发了条短信,解释说自己手机没电了,又通知了下冯遇,便与冯太太断了联系。

高辛夷知道后,心里便起了疑。她没想到笑容可掬的许半夏会不念情分,帮着冯遇和小三伤害待她那么好的冯太太,更不敢想象,童骁骑的运输生意越做越大,许半夏会不会为了拉拢他,主动往他怀里塞人。

于是,高辛夷借口怀孕养胎,不再去许半夏那里朝九晚五,只每天守着童骁骑,待在运输车队。

高辛夷与童骁骑的新房刚装修好,还需要透气,他们就住进了高跃进的湖边别墅。

修姐对高辛夷非常冷淡,甚至带着敌意,但对童骁骑却热情洋溢,上下其手。

童骁骑被修姐骚扰得不敢回家,许半夏只能安排他们去自己家住,谁知就在搬家当天,出事了。

修姐再次对童骁骑动手动脚,高辛夷看不过跟修姐吵架,扇了她两耳光,自医院。等童骁骑安顿好高辛夷回别墅拿换洗衣服,才发现修姐留了张字条,走了。

“愧无面目见东翁”,毛笔写的小楷。心机深沉的修姐用这七个字,有意把自己包装成弱势的一方,模糊冲突的根源,让高跃进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高辛夷把修姐逼到离家出走”这个现象上。

果然,高跃进下意识地就要怪责女儿女婿,但许半夏在一旁揭穿了修姐:

“她要是一走了之倒也罢了,她还知道磨墨提笔考虑再三,写出这么七个字,说明她根本不是气头上的一走了之,而是蓄谋!”

果然,离家出走是假象,修姐并没有走远。

回家后,医院,住进了设施齐全的高级病房。

高跃进以为修姐得了重病,一问秘书才知,修姐就是普通的感冒,吃副药就行。

听了秘书的话,高跃进想起自己母亲病重垂危的时候都不舍得花钱,坚持搬到普通病房,后来还是高跃进托关系空出了旁边的病床,作为事实上的单人病房。

农村有句话,杀猪就得等养肥了再宰。以前,修姐花重金装修湖边别墅,买这买那极尽享受的时候,高跃进都下意识地回避自己被利用了的想法,但直到事情牵涉到了自己的女儿和孙子,高跃进才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修姐变了。

此时的高跃进想的还是重新给修姐安顿个住处,让她和高辛夷隔远点就能相安无事,但许半夏记恨修姐曾怠慢她,不断出言挑唆。

她本就是和高跃进一样的人,自是知道怎样可以戳中高跃进的死穴。

终于,高跃进拿出那份调查修姐的报告,没有打开,走进洗手间,一把火烧了它。他已经不在乎修姐的过往了,他要报复。

高跃进把修姐送回了当年逃出来的乡村“团圆”,那里有她家暴成性的瘸腿丈夫。

高跃进不愿被人说他不念旧情,每月派人送两千块钱去修姐家。数月后,高跃进终于如愿听到了修姐“失踪”的消息。

高辛夷和许半夏翻脸

修姐的事,高辛夷和童骁骑只知修姐回了老家,却不知内情。

童骁骑的运输生意规模做大后,许半夏和高跃进达成共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由着童骁骑和一群混混过一天是一天,必须把公司规范起来,步入正轨。

于是,许半夏安排苏国梁去了车队,让他把上百辆运输车辆的管理和人事通过电脑进行统筹,以此提高效率。

高辛夷生子后,依然带着孩子去车队守着童骁骑,苏国梁不让,说一家成熟的企业,人人都要遵守规矩。

苏国梁的想法是对的,高辛夷和童骁骑却不买账。高辛夷更是气得大吼:

“公司大了,我反而管不着了,还得听别人指手画脚,搞得我一点面子都没有。而且钱多有什么好?男人钱一多就变坏。现在公司有外人管着,阿骑闲下来还能做什么好事?”

数月前,童骁骑的车队就从许半夏的公司独立了出去。这个时候许半夏再派人去管理,在童骁骑和高辛夷的眼里,无疑是越界的行为。

数月后,纸包不住火,高辛夷知道修姐死了,冲到许半夏的公司就是一顿骂,扬言自己和童骁骑都要和许半夏断绝关系。

写在最后

疑心就像一颗种子,看着小,可埋到心里假以时日,就能生根发芽,长出恶毒的果实。

高跃进因许半夏的挑唆对修姐起了疑心,最后借刀杀人,要了修姐的命。

高辛夷看穿许半夏的为人,对她和童骁骑的交往产生怀疑,随着许半夏插手车队事务和修姐死亡,高辛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翻脸。

而许半夏,从高跃进嘴里得知修姐的事后,并没有出言宽慰,只是陪他默默坐了一会儿,喝下一瓶红酒后就送高跃进回家了。

曾经的朋友一个个离去,也许只有高跃进这样臭味相投的人,才能在许半夏身边安然无恙,因为既干不掉又得罪不起,反而处成了“朋友”。

电视剧《风吹半夏》是根据作家阿耐原著《不得往生》改编。

收视热剧《都挺好》、《欢乐颂》、《相逢时节》都是根据阿耐小说改编。作者本人经商多年,所以对于商海沉浮、人情冷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描写的商战不悬浮,

商人为逐利如困兽犹斗的场景看起来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不同于电视剧的设定,原著里的高跃进是男人,他对许半夏有好感,许半夏也曾一度想过要和他在一起。

可以说,高跃进追求许半夏的过程,从一开始的嘴上不饶人到后期的帮扶,这条感情

线更现实,夹杂着好感也掺和着算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f/11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