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药学习一下生姜和连翘
对中医药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生姜和连翘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味中药。 其中生姜性味辛温发散,常被用于外感风寒之证;而连翘性味苦而微寒,主要就是能清热解毒,常被用于各种风热之证。 那么,生姜和连翘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实际运用上。我们都知道,中医药最大的特点就是辨证论治,因此才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理论。而生姜和连翘的共同之处,最主要就体现在“同病异治”之上,那就是呕吐。 我们都知道,呕吐的辩证分析里,除了脏腑表里的区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纲领,那就是寒热之分,实际上,根据寒热的不同以止呕,也是中医最常用的一个方法。 首先说说生姜,它性味辛温,适合的就是热呕。 大家对于生姜的接触,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生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经方里,有一大部分会用到生姜,可以说是张仲景最喜欢用的一味中药也不为过。 《伤寒论》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方中重用生姜半斤。 《伤寒论》条“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方中重用生姜半斤。 《金匮要略》:“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愤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方中重用生姜汁一升之多。 《金匮要略》: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方中仅橘皮、生姜二味药,其中重用生姜半斤。 《金匮要略》: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方中重用生姜半斤。 从中可以看出,生姜在医圣手里那几乎是“万能汤”的存在,而且用量也是有大有小变化多端。再结合其适用证候来看,主要集中在顽证呕吐,四肢寒逆,屡收佳效,而呕吐就是其中一个主要证候。 近现代医家对于生姜止呕也是很有心得的,曾有一个老感冒之后不停打呃,虽然感冒好了,但这个打嗝持续了很长,也吃过一些药却没啥改善。 该中医辨证后认为,老人体虚之外,还兼有寒饮在内,于是便用生姜半斤加刀豆熬水喝,三天就解决了问题。 总结起来,生姜止呕主要就在于寒呕,临证遇到各种寒逆、呕吐、腹胀等疑难证候时,用到生姜就是很不错的。 再说说连翘,它性味苦微寒,适合的是热呕。 连翘原本是一味清热解毒的中药,在古代中医里,其实很少见到它“止呕”的描述,但也有少量清胃热的方剂里,确实曾有连翘的身影。 明确提出“连翘止呕”的反而是日本的医药学着。中医药传入日本之后,日本逐渐形成了“汉方”学派,他们就有人提出了连翘止呕,代表人物有日本汉方家汤本求真,他曾在撰写的《皇汉医学》里说: 大人小儿呕吐不止,可用连翘加入任何药方之内,此家传之大秘密也。(牛山治套) 某氏儿,二岁,患惊风瘥后,犹吐乳连绵,为之技穷,及先生诊之,无热,而腹亦和,即作连翘汤使服,一剂有奇效。(生生堂治验) 这个学说传回国内后,近现代医家开始验证,确实证明其不是虚言。 如在处理一个58岁的退休女工时,证见腰痛,浮肿,反复调治三年,依旧时好时发。 最近四五天出现呕吐频繁无法进食,没有发烧也不畏冷,诊得脉沉细而稍滑,舌淡红苔薄白,就用一味连翘浓煎,慢慢小口吞饮,呕吐就消失了。 还有一个35岁男子,频繁恶心呕吐,前面的中医曾用旋复代赭汤、丁香柿蒂散等方,都无效验。 诊得口中臭秽,舌红苔黄腻买滑,认为是食积化热,选择保和丸,加重连翘,喝一碗之后就腹泻出粘溏的臭便,呕吐稍微减轻,三日后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f/12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焦通,病无踪,送您6个中成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