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药性柿蒂
柿蒂 柿丁,镇头迦,柿钱,柿萼,柿子把, 苦,涩,平。归胃经。 理气常用药 理气,降逆止呃。主治噫气,膈气反胃,胃失和降所致的呃逆之症。 煎服,4.5-9克。 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kakiL.f.的干燥宿萼。主产于中国河南、山东省。 《食疗本草》:“治咳逆哕气,煮汁服。” 《本经逢原》:“柿之生青熟赤,生涩熟甘,独蒂之涩,始终不改。《济生方》治呃逆,专取柿蒂之涩,以敛内蕴之热,丁香、生姜之辛,以散外郁之寒,深得寒热兼济之妙用。” 《本草备要》:“止呃逆。” 《本草求真》:“柿蒂味苦气平,虽与丁香同为止呃之味,然一辛热而一苦平,合用深得寒热兼济之妙。” 《本草拾遗》:“蒂,煮服之止哕气。” 柿蒂Shidi 《本草拾遗》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kakiThunb的干燥宿萼。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食用时收集,洗净、晒干。生用。 苦、涩,平。归胃经。 降逆止呃。用于呃逆。 煎服,5~9g。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柿蒂的功效作用 苦、涩,微温。入胃经。 降气止呕。 本品善降逆气,为治呃逆专药,寒热皆可用。用于胃寒者与温中下气药同用;用于胃热者,与清热镇降药同用。柿霜,即柿饼上所结的白霜,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之功,适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溃疡、干咳痰少及肺痨咳嗽、吐血等证。 降气止呕:①用于胃寒呃逆,症见呃逆频作,口淡无味,善食热食,纳呆食差,舌淡苔白,可与丁香研末冲服,或与干姜、吴茱萸、半夏、陈皮同服。②用于胃热呃逆,症见呃逆频作,口干舌燥,心烦意乱,舌红苔黄,可与竹茹、代赭石、木香等同用,如柿蒂代赭散;也可与黄连、陈皮、半夏等同用。 柿蒂与丁香,皆可降逆止呃,用于寒邪蕴中、胃气不降、上逆作呃。然柿蒂兼入肺经,可降肺气,下气止咳,治疗痰湿咳嗽;丁香又入肾经,温可壮阳,补命门火,治疗腰膝酸软、冷气腹痛。兼治上下不同。 1.配丁香:丁香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二者配伍,用于胃寒呃逆、胸满脘胀之候。 2.配旋覆花:诸花皆升,惟旋覆花独降,其体轻性降,有降逆止呃之用,可用于脾胃气虚、痰湿上逆之呕吐噫气之证,二者合用,降逆止呕之力更著,用于胃寒挟湿之呕恶、噫气、心下痞满之候。 3.配枇杷叶:枇杷叶有化痰止咳、和胃降逆之功,二药合用,性味归经相近,枇杷叶助柿蒂降逆止呃,柿蒂助枇杷叶下气止咳,相须为用,用于胃热呃逆及气逆咳喘之候。 4.配苏子苏子有下气止咳平喘之功,二者相合,用于痰壅气逆、喘咳上气之证。 中气下陷及下元不固者慎用。 内服:6~12克,入煎剂,或入丸散。 孙会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f/4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聚酯产业链繁华落尽,还是新巨头
- 下一篇文章: 补气第一方四君子汤丸颗粒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