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药物炮制方法很多,有的一目了然,不需要多解释,譬如说,桂枝要去皮,生姜要切,麦门冬要去心,麻黄要去节,大枣要擘,诸如此类,从字面就能理解这些药物的用法。但是有些药物的炮制方法可能不容易理解,譬如说,炙,炮,洗,熬等炮制方法。所谓的炮,是直接用火烤,《伤寒论》: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炮”这个字是被火包围之意,因此炮附子是将附子直接放在火中烤,故而“炮令坼”,即将附子用火烤裂。《金匮要略》中干姜也有炮制的,即炮姜。“炙”这个字是肉在火上之意,是隔火烘烤,即用锅炒干,故而枳实要水渍,炙令黄。《詩·小雅·瓠葉傳》:炕火曰炙。又《詩·小雅》:或燔或炙。燔是烘干之意,加火曰燔。《金匮要略》: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可见炙法是可以加入其他药物的,酥是动物油脂,即酥油,皂荚加酥油炙,这是最早的制皂法。甘草,厚朴,枳实等药物用炙法。洗是反复换水浸泡之意,半夏、蜀漆等要水洗,有的药方中大黄要酒洗。熬是将药物加水后,置锅中慢慢熬干,牡蛎,水蛭,虻虫,葶苈子,瓜蒂,巴豆等都是熬制的。炮是直接高温烤,以损有余。炙是低温烤干,药材体量偏大的要用炙法,枳实水渍而炙,是怕枳实个体大,受热不匀而炙糊了。洗是多次换水浸泡漂洗,以减少有害物质。熬是先加水煮熟,再低温烤干,适用于小体量药材。不谦真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f/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