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

辨证分型,每天更新一章

第二步

小知识点,每天一章

第三步

疾病鉴别每天一章

今天是第一步的第四章:肝胆疾病

(为了保险起见,每个方子后面都要加上“加减”二字)

肝郁湿热瘀失养,

柴龙血府复元贯

1.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瘀血阻络--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

4.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

寒湿术附脾黄芪,

热恋不调气血瘀,

茵四柴归逍鳖甲,

胆大犀毒热重茵,

湿重于热茵五甘

(一)阳黄

1.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肝胆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

4.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加味

(二)阴黄

1.寒湿阻遏--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

2.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

(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

2.肝脾不调--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归芍六君子汤

3.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气脾热瘀阴阳水,

胃柴实脾茵中满,

调营附生六一贯

1.气滞湿阻证--疏肝理气,运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水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水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瘀结水留--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

5.阳虚水盛--温补肾阳,化气利水--附子理苓汤/济生肾气丸

6.阴虚水停--滋阴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

头痛外风寒湿热,

川芎羌活芎芷石,

痰夏瘀通肝阳天,

气聪血四大补肾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

(二)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

2.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

3.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

4.肾虚头痛--滋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

5.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

6.气虚头痛--健脾益气升清--益气聪明汤

亢天气血归肾左,

痰湿半夏瘀通窍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

3.肾精不足--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

4.痰浊上蒙--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

5.瘀血阻窍--活血化瘀,通窍活络--通窍活血汤

痰瘀四温虚左地,

气虚络瘀补还五,

风痰半桃阳镇麻,

阳至安羚阴苏涤

急性期

(一)中经络

1.风痰瘀阻--息风化痰,活血通窍--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

2.风阳上扰--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

3.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息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二)中脏腑

1)闭证

1.阳闭证--清肝息风,豁痰开窍--羚羊角汤合安宫牛黄丸

2.阴闭证--豁痰息风,辛温开窍--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2)脱证--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恢复期合后遗症期

1.风痰瘀阻--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

2.气虚络瘀--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

3.肝肾亏虚--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颤风镇麻痰导羚,

髓海龟定阳地黄,

阴虚定风气血养

1.风阳内动--镇肝息风,舒筋止颤--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

2.痰热风动--清热化痰,平肝熄风--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

3.气血亏虚--益气养血,濡养筋脉--人参养荣汤

4.髓海不足--填精补髓,育阴息风--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f/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