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讲,风者,善行而数变。

这个眨眼是风木动摇之象,风木为什么会动摇?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风大木摇,另一种是土虚木不牢,我们在山林里头,这一期集中两个下午去重红薯。

为什么红薯苗插在地里头要用锄头摁紧?因为随后暴风雨一来,就不会被拔出土外,所以种庄稼的老农都知道,根深土厚,不怕暴风雨摇晃。

现在孩子风木容易动摇,表现为眨眼、手抖或好动,一是玩这些电子游戏,令人紧张躁动不安的东西多了。

另一个是吃伤了脾胃,土虚则木摇啊!

所以很简单,这期有些娃子进山来时,躁动不安,拿瓶掉瓶,拿竹竿掉竹竿,甚至走路都会踢到脚,放碗筷也会失手,这都是风动之象。

怎么办?我们通过行禅穿越,用缓慢的节奏来养脾土,大家都知道脾胃很重要,但不知道靠什么方法把脾胃养好。

我们要明白脾的习性是什么?脾为中央土,整个消化道蠕动食物,像老牛耕田一样,缓慢安详,绝不会像心脏那样蹦跶蹦跶。

如果用养心脏的方法来去指挥脾胃,那脾胃就会累垮,现在很多人脾胃就是这样累坏的。

快节奏的生活,三分钟就吃完饭,脾胃很伤,所以太极为什么那么流行,唯慢能养脾啊!

结果,我们用打太极的速度来穿越行禅,称之为太极禅,结果孩子们没有一个走不完三十公里的,而且走完后还神清气爽,意犹未尽。

小可人哈哈笑说,老师,我还想走,下个暑假还想来,还走不够。

可见不是现在孩子体质不行,而是我们没有用一种好的方法去引导,像消化道蠕动那么悠缓,那你的脾胃会很好。

我们看蠕动的蠕字有个虫字旁,大家去观察那些虫子,就知道他们是怎么走路的。

天地万象皆为我师,养好脾胃从安详步行开始,结果七天下来,我们没再听到掉筷子声音,丢竹竿声音,也没听到洗完碗后,碰碗的声音,此行禅悠缓之功也,孩子们躁气的降伏靠的就是这个缓字。

《黄帝内经》讲,阳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身体这些阳气怎么养护呢?你缓慢安静地行禅,它是一种生阳气的办法,你慌不择路地走,是在消耗阳气。

有人说,老师啊,我这个关节炎,能不能走路啊?

一听他这样问,就知道他是个外行,内行人应该这样问,老师我这个关节炎腰膝痛,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它走没掉?

这是有智慧的问法,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思维方法。

一种好的思维方法胜过十付良药,你相信安详地走路,能制服躁扰的风动之象吗?

古人讲,安禅制毒龙。

安详地禅步,可以让躁动的贪嗔痴三毒之龙,得到降伏。所以会走路的人,每走一步都是在补,真正的健走,越走越健康。

不会走路的人,歪七扭八,没走多远就喊累,这是不得要领。

老师以前看我们在抄方时,叫我们要端正姿势,把脉时叫我们要正对病人,说,姿势不对,永远难修成正果,做人做事,先要做好这个架势。

大家看,现在人叫走没走样,坐没坐样,设计的很多家具椅子,都是精气神颓废的样子,弯七扭八,我们看古代的龙椅,还有板凳,都是精气神十足的设计方法。

所以要一个家庭人精气神足,从他的家具,还有家人的坐相,走相,就可以练出来。

脏腑别通理论,我们在《药性赋白话讲记》里头讲了不少,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肝与大肠相别通,大柴胡汤用大黄通畅,能解肝压,降肝毒。

肺与膀胱相别通,车前草利膀胱,能够治疗大叶性肺炎咳喘痰多。

心与胆相别通,温胆汤降胆胃之气,能够治疗心包痰浊壅盛,心悸怔忡。

脾与小肠相别通,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通过润通小肠,能让脾脏动力恢复。

肾与三焦相别通,一味茯苓饮,通利三焦水湿,能令肾之毛发增长。故曰:

心胆相通肝大肠,脾通小肠肺膀胱。

肾与三焦相连属,五脏五腑互推详。

没错观察春夏天倒苗的夏枯草,可以用它枯落掉疾病,像古人观察月季花脱落之象,用来顺月经,创造脱花煎,民间草医看到桃子未成熟,被虫子蛀掉,脱落在地上,干瘪之象,取其象,用来治疗食道癌,食管阻塞,令包块枯萎干瘪。

当然中医讲,推陈出新,我们可以看倒苗枯落之象,用它来凋零疾病,也可以看最富有生机的,比如春天柴胡、蒲公英,取其少阳之气,来条达人体气机,当你生机勃勃的时候,疾病是耐你不何的。

所以为何我们山林生活班,要选择在十万大山包绕的丛林里头,你只要在这里,二十四小时都在补充生机,干起活来,真是乐此不疲,病没有疲累之感,这是生机勃发的体现。

中医讲,地灵人杰,找到富有生机的地场,你写作办班治病疗养的效果真是不同凡响。

网友问:

老师好,我儿子6岁,最近老是喜欢眨眼睛是怎么回事?

我对脏腑别通理论理解不了,能否请老师讲解一下,感恩

您好,请问什么药在春天和夏天里倒苗?用于治疗癌症应该有效。夏天倒苗的药有半夏、天南星、夏枯草、泽漆、天葵子、夏天无、荠菜。

龙山书院







































白癜风前兆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f/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