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九点说草第14篇文章,全文个字,需要5分钟阅读。

1

前些天去监利,跟随农户老夏地里走了一趟,满田的半夏,以为是专业半夏种植户,没想到老夏吐苦水,说地里就是半夏不好除,每年春天防除半夏都是老大难。

除了满田的半夏,还有少许小飞蓬、节节草、香附子、刺儿菜,这些杂草都是难缠的对手,一般除草剂可奈何不了。

今天重点说半夏。

2

半夏属单子叶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别名很多,山西、河南、广西叫三叶半夏,贵州叫麻芋果,江苏叫野芋头,江西叫扣子莲、生半夏、土半夏、野半夏等。

半夏高15~30cm,地下块状茎球形或扁球形。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厘米,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叶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长5~8厘米,宽3~4厘米,两侧的较小,先端锐尖,全缘及两面光滑无毛。

肉穗花序顶生,雌雄同株;雄花着生在花序上部,白色,雄蕊密集成圆筒形,雌花着生于雄花的下部,绿色,两者相距5~8毫米;浆果卵状椭圆形,绿色,长4~5毫米。

苗期春季,花期5~7月,果期8~9月。种子和珠芽繁殖。喜肥沃的砂质土地,多见于房前屋后、山野溪边及阴湿的林下。东北、华北以及长江流域诸地均有分布。

3

半夏是中药名品,药用价值极高,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效。

但是,半夏长错了地方,就成了农户痛恨的杂草。

半夏为什么难防除呢?

查了很多资料,对半夏的防除试验很少报道,可能半夏是一种中药,属保护对象。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草甘膦对它几乎无效。

查了草甘膦对天南星科杂草抗药性资料,没有找到有价值文献。

看看半夏的主要化学成分:生物碱类、脑苷脂类、甾醇类、芳香酸类、脂肪酸及酯类、多糖、挥发油、氨基酸、半夏蛋白和无机元素等。

个人猜测很有可能半夏包含有一些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类、氨基酸等,导致半夏EPSPS表达量过高,植株体内产生过量的EPSPE,降低或减缓了草甘膦对其限制,从而对草甘膦产生了抗药性。

半夏产生的这种抗药性属于靶标抗药性,靶标酶过量表达,使杂草解除了对药剂的毒副作用和限制。

4

那半夏用什么防除呢?

通过农户走访和实地考察,苯嘧磺草胺对半夏高效,生产中一般复配草甘膦使用,正常的温度(20℃以上)2-3天叶片黄化变褐,中毒非常明显,能有效防除半夏、香附子、刺儿菜、小飞蓬等难防杂草,对后茬大豆安全,是目前大豆田灭茬的首选药剂。

今天(4月16日)做了坎净、银铲等大豆灭茬的药效和安全性试验,先播种,播完种打药,如下图。

上图是农户采用的播种器械,在监利被普遍采用。该手推器械使用方便,需要有一定的土壤墒情,也有一个缺点:大豆播后盖土不严或者盖不上土的情形常见。

接下来会模拟药后3天降雨情况,用水泼浇一小块地,全面观察坎净、银铲药效及安全性。如果下雨就不用了。

下周一继续报道进展!

感谢大家一路相伴!

期待下周一晚上九点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f/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