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m.39.net/pf/a_4449255.html

本文字数: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关键词:药酒秋季养生本文为原创,转载请点这里;投稿合作请点这里

本文专家

施旭光(广州中医院内科门诊主任医师,方剂学教研室教授)

田广俊(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药学会中医肝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金秋来临,气温不寒不热,正是制作药酒的最好时节。很多家庭都会纷纷选购一些药材回家自己泡制药酒。

但是该选什么药材,怎么泡也是难倒了很多人,因为药酒属药,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中毒。

所以今天,我们来学学如何泡制一款“合格”药酒。

选药材,分门别类

家庭自制药酒中,最常见、最受百姓青睐的是补益气血、补肾助阳、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这四大功效的内服药酒。

补益气血药

中医认为“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所以补血药大部分经心、肝、脾经,具有补血益气之效。推荐药材有黄芪、人参、红参、白术、山药、大枣、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龙眼肉等。

补肾助阳药

补肾助阳中药大多用于补肾阳,能治疗阳虚症状。同时,又可补益精血、强筋壮骨。推荐药材有鹿茸、巴戟天、仙茅、肉苁蓉、锁阳、杜仲、蛤蚧、菟丝子、淫羊藿、续断等。

祛风除湿药

具有祛风、除湿、解除麻痹疼痛效果,能改善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腰膝冷痛等症状的一类中药。推荐药材有五加皮、威灵仙、川木瓜、海风藤、秦艽、桑枝、络石藤、桑寄生等。

活血化瘀药

可通调血脉、行血散瘀。推荐药材有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鸡血藤等。

有些药材,不可泡内服酒

值得提醒的是,有三类药材不可泡内服药酒:

一是有毒性的药材

如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生半夏、雷公藤、昆明山海棠、青风藤等,这些药物药力猛,毒性大,适合外用,不可内服。

二是矿石类药物

如雄黄、硫磺、朱砂、砒霜等,其含有大量的砷、汞等重金属,对肝、肾、脑损害极大。

三是水溶性较强的药物

如蒲黄、五灵脂等,用酒来浸泡,不利于有效成分的萃取。

泡药酒,需“守规则”多选50~60度白酒

用于泡药材的酒,其酒精浓度太低,则不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浓度过高反而会从药材中吸收水分,使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

因此,最好选择50~60度白酒浸泡药材。而动物性药材建议用60度的白酒,才可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瓷质小口容器

泡制药酒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容器的选择亦十分重要。

密封性好:选择瓶口较小,并配以软木塞的容器。

不透光:应选择深色的玻璃瓶,或将药酒放于不见光的地方。

耐腐蚀:金属容器与酒会发生反应,不耐腐蚀,因此,不选金属容器。

冷浸法,最便捷

药酒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家中自制药酒因受条件限制,绝大多数人都会选用较简便的冷浸法。此法适用于绝大部分的中药材,具体做法如下:

1.将药物清洗、晾干、切碎,一般来说,如果泡用的酒量不多,可将切片或粉碎的药物用干净纱布袋包装,扎紧袋口,放入泡酒的容器中;如果药量较大,也可直接将药物置于容器内。2.按1:5~1:20的比例加入适量的酒,密封浸泡。3.将酒器放在阴冷避光处,适当搅动或晃动,使酒与药物充分接触。开始每日摇晃1次,7天后可每周摇晃1次。浸泡时间一般为15~30天。4.待药物有效成分浸出(药酒颜色发生变化)后,用纱布过滤,得到澄清的药酒,装瓶备用即可。取出的药渣可再浸泡1~2次。药酒的储存

1.宜选择室温在10~15摄氏度的阴凉处放置。

2.如配制多种药酒时,要贴上标签,注明药酒名称、作用、配制时间、用量等内容,以免错饮而引起不良反应。

3.药酒的保存时间不宜过长,储藏时间为4~5年最佳,如发生微浑浊的药物沉淀或有异味,就不能再饮用了。

适量饮用,不可贪杯

无论饮用何种药酒,药酒的饮用量以少量多次为宜,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如多服含人参的补酒,可造成胸腹胀闷、不思饮食;多服含鹿茸的药酒,可造成发热、烦躁,甚至鼻出血等。

因此,每天饮用量为10~30毫升为宜,在晚上进餐时或饭后饮用最佳。如果饮用后出现恶心、呕吐、胸闷不适、头晕头痛、腹部疼痛、口唇或肢体发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饮用,医院就诊。

另外,有些人不适宜喝药酒,如患有酒精过敏、消化道溃疡、出血性疾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癌症、发烧、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术后的病人等。

购买药酒,要到大型商场或药店,选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切记不要轻易购买一些小摊档、饭店等私人泡制的药酒。

养金秋,挑补酒

秋季养生,最重要的是养肺。在日常饮食中,宜适当食用滋阴润肺的食物,以下两款药酒适合在秋季饮用。

黄精酒

黄精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有滋肾润肺,补脾益气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之纳呆、体倦乏力,肺阴虚之肺燥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肺痨,肾虚阴亏之腰膝酸软、头晕等。

配方:黄精克、白酒毫升

制作:将黄精洗净、切片,装入布袋内,扎紧口,放入装有白酒的容器中,浸泡15日左右。

注意事项:脾虚有湿、咳嗽多痰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枸杞菊花酒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干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作用;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作用。

枸杞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诸药与酒合用,共奏清肝润肺、养肝明目之功。适用于肝血不足者,症见头晕目眩,口舌干燥,夜寐不宁,心悸多梦。

配方:菊花30克、干地黄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20克、白酒毫升

制作:将菊花去蒂,洗净,地黄、当归洗净、沥干,与枸杞子一起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容器中。倒入白酒,盖好盖子,每日摇晃1次,浸泡10日即成。(编辑:谭靖雯)

大家都在看:

一个橘子竟然等于5味药!10个人有9个都不知道

舌头这7种颜色、4种变化是身体对你发出健康警讯

据说没有这几样食物的中秋,是不完整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f/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