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和则卧不安

失眠,中医亦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早醒、多梦、日间思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长时间失眠往往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工作学习,甚至增加了其他疾病的风险。

并且中医认为睡眠与人体阴阳、气血、脏腑息息相关。阴阳平和、气血调畅、腑脏协调、神有所安则寐安。脾胃居中焦,为后天之本,在机体的气机升降,阴阳调和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如今社会压力的增大,饮食结构的改变,都是引起脾胃功能失和,导致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

因为临床上有一些失眠患者却是因为胃肠不适才导致辗转反复,难以入眠,或者半夜易醒,或醒来后再难入眠。其实《黄帝内经》早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意思是说,胃气不和,就会影响睡眠。而“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胃”,不仅指六腑之“胃”,还有中医学上“中焦”的意思,包含六腑之胃和五脏之脾。因为脾与胃有密切的联系,气机升降相因,生理功能纳运相依,生理特性燥湿相济,经络循行上足太阴经与足阳明经相互络属,当气机不利逆而犯上使胃气不循其道,就会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恶心等胃气上逆、夜寐难安的表现。

以及脾胃主水谷运化,当脾胃功能失调,宿食停滞或胃肠积热,浊邪或热邪就会内扰心神从而致失眠。尤其三餐不规律、节食、过饥或过饱的人最容易引起脾胃虚弱,自然容易出现恶心、反酸、胃胀、腹胀等不适,这类人群如伴有失眠,就应先调理脾胃。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现,精神会与脾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精神状态的变化能影响胃黏膜的血液灌注和腺体分泌,也能引起结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的变化。就像工作中不顺心时,精神紧张,甚至与同事或家人争吵之后,或出现关系重大的突发事件时,往往会有茶不思,饭不香,没有食欲的情况出现,甚至有的人生气会出现上腹痛、腹胀、胸闷等症状,这就说明了我们的精神会与脾胃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日常养护脾胃可以从情志入手,保持心情舒畅、乐观豁达,防治低压情绪对肠胃造成一定的影响,故生活中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情,也能起到养护胃部的作用。同时还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句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这就说明养胃的重要性,而养胃的重中之重就是饮食,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要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注意清淡饮食等等,这些都是养护胃部良好的饮食习惯。

甘草泻心汤

材料:炙甘草、半夏各12g,黄芩、干姜各9g,人参、黄连各3g,大枣12枚

制法:材料洗净后,水煎服,当日常茶饮。

功效:炙甘草、人参、大枣益气补虚,干姜、半夏使湿热之邪无内居之机,黄连、黄芩清热燥湿,使脾胃不为湿热所虐。

半夏薏仁汤

材料:法半夏10g、薏苡仁15g

制法:两味洗净后,以适量清水煮取,当日常茶饮。

功效:半夏辛温化湿以助脾升清,质滑降气以助胃气下降;薏苡仁既可利水渗湿,又可补益脾胃。

END

广东省医药食品研究咨询中心主任

中西医结合博士何飞武

声明:图片素材源于网络,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立即删除!

何博士与您一起分享轻养生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gj/10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