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湿,如何除老中医告诉你穴位艾灸喝
郑华国 http://m.39.net/pf/a_5123407.html 一分钟速览 十人九湿,当体内湿气重,人就会感到四肢沉重、容易犯困、手脚冰凉、脸上粘腻等。 不妨多吃山药,茯苓,薏苡仁,可以艾灸中脘穴、阴陵泉穴,日常保健试试茯苓茶、车前子茶!文末告诉大家如何做! 湿气与对应症 说到湿,大家对它有什么感受呢?重浊、黏腻、滞涩、阴暗、寒冷、趋下,这些往往是大家对湿气的看法。中医里所指的湿气,确实也有以上这些特征。古人对湿邪早有认知,有记载“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现代医学虽然没有人体湿气相关论证,但对湿气产生的病症理论是有研究的。比如在温度高、湿度高的环境,人体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疲倦、头晕等不适症状。湿气身为六邪之一(六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热),如果体内湿气过重,就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食欲不振、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口腔症状比较明显,舌苔白厚。中医认为这与你近期的状况有很大关系,如情志不畅、劳倦过度或吃的多(喜肥甘厚味、凉食)、贪凉等等。湿邪最初侵袭身体时,可能感觉到脑袋昏昏沉沉,就像裹着一块潮湿的布,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身体变得困怠、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此外还会有发热、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当湿邪进入体表和关节,下一步困扰脾脏,就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减少等症状。尤其是现代人,在夏季容易过食生冷,长期吹空调,容易让湿邪侵入人体,导致脾胃运化乏力,脾虚运化不利,便会导致“内湿”,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常吃山药、茯苓、薏苡仁,可以帮助利水运湿,还可以服用一些燥湿的中药,如:陈皮、半夏、苍术、厚朴等,都可以化湿补脾。 要知道,脾胃最容易受湿邪影响,湿气重时,人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弱,容易有消化不良、腹胀的表现。此外,湿气善于与其他邪气结合,发生复杂的变化,如湿气遇寒成为寒湿,遇热成为湿热,遇风成为风湿,湿气在皮下,便造成肥胖。若是中老年人,则可能因为湿气引起多种慢性病,如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甚至恶性肿瘤。由此我们得出,湿气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影响,那日常生活中该如何祛除湿气呢?老中医助你化湿 1 艾灸除湿气 在湿气重的时候,建议大家用艾条温灸中脘穴(肚脐上4寸)、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凹陷处)15一20分钟。通过温灸这些穴位有助于温胃行气,健脾祛湿的作用。艾灸,能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温经通络,祛寒除湿,回阳救逆等作用,采用隔姜灸法效果更强。注意:艾灸有讲究,平时在家艾灸,如有实热症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面部、大血管处和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2 2款除湿代茶饮 1、茯苓茶原料:茯苓10克,花茶(如茉莉花茶)3克。制法:用开水冲泡后焖盖10分钟,即可饮用,可频繁冲饮直到味淡。功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抗菌,利尿,降血糖。用途: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痰饮咳逆、呕泻、淋浊。2、车前子茶原料:车前子5克,绿茶3克。制法:先将车前子放到纱布袋中,再放到砂锅中煎煮成汤,取煎好的药液适量与绿茶一同用沸水冲泡饮用。功能:利水,清热明目,祛痰,利尿。用途: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暑湿泻痢、湿痹。以上方法仅供参考,若有相关症状请先咨询中医师,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治疗效果更佳。北京医珍堂预约-/(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1、《十人九湿,湿气不除百病缠身》,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饮食清淡多运动防春困先除湿气》,伊豆,养生.3、《艾灸腹部可健脾祛湿》,吕斌,家庭科学.4、《夏季宜饮除湿利水茶》,刘芳菲,长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gj/5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据说三伏天喝了这碗汤,不用神仙开药方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