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a_4323074.html

“万里敦煌道,三月雪未晴”,一说到敦煌,我们总是想到漫天黄沙,想到石窟壁画,遥远而又荒芜……在这里,源自神州腹地的中华文明,与源自西方的几大文化交汇与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敦煌文化。

今天半夏君为大家带来的,就是一款来自古老敦煌的传统茶饮――杏皮茶。

夏日的敦煌,干燥炎热,气温常在40度以上。为了降暑,敦煌人百年前就开始用晒干的杏脯熬制消暑佳饮,不但口感酸甜,还可以解暑消食、平心降火、润肺生津,在炎炎夏日中带来一股清凉,和老北京酸梅汤有异曲同工之秒。

今天半夏君,就在传统杏皮茶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制成半夏杏皮茶。

半夏杏皮茶食材:干杏皮克,燋枣6枚,陈皮5克。干杏皮,以产自甘肃的李广杏、产自新疆的杏干为最佳,色红者偏酸,色黑者偏甜。

《本草纲目》中“杏”的相关记载:“曝脯食,止渴,去冷热毒。心之果,心病宜食之。”是指把杏晒成脯吃,可止渴,去身体寒热。晒干之后的杏脯仍然保持了鲜杏的酸甜可口和大量营养,具有健胃消食、生津止渴、降火解暑,为本茶饮之君。

陈皮

陈皮,辛苦温,入脾、肺二经。夏季多湿,而现代人又多受空调冷饮之累,脾肺多痰饮,茶饮佐以陈皮,取其理气化痰,燥湿健脾之功效。以上等的新会陈皮为最佳。

燋枣

红枣补血但是不好吸收,易生滋腻生痰湿,且枣皮很难消化。而经过蒸、炒的燋枣则扬长避短,养心补血又不过于滋腻,焦苦之气又可健脾,实乃本品的点睛之笔。

熬制方法:

将干杏去核、温水洗净,撕开,与陈皮、燋枣以及其他食材倒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边煮边搅,直至杏皮软糯、汤色粘稠。不喜食果肉者可过筛只保留汁液。

如喜酸者,可加适量山楂,既补脾,又消积食;喜甜者,可加入适量的冰糖,使口感更佳。

改良的半夏杏皮茶,不但加强了传统杏皮茶消暑止渴、消积健脾的功效,还能缓解由于肺燥造成的干咳、气短、哮喘、口干舌燥等症状,为今夏必备佳酿!

此饮作为药膳,半夏君提醒诸位,茶饮虽好,并非人人适用;

(1)胃热便秘、发热者不适合此饮

(2)气虚体燥情况,同时身体还伴随有实热、吐血者,不适合此饮

(3)孕期者慎饮

延展阅读:

相传西汉年间飞将军李广率部西征,兵伐大宛。夏日炎炎,将士焦渴难忍。一阵奇香袭来,只见两匹彩绸自流云中飘下。李将军策马追去,拔出神箭射出,一匹彩绸应声落地,变成一片果实累累的杏林。众人争食,苦似黄莲。李广愤然砍平杏林,次日清晨,却见杏林又枝繁叶茂,鲜嫩欲滴的黄杏令人馋涎欲滴。李广忍不住摘下一个咬了一口,顿时香入肺腑,将士们纷纷摘杏充饥,顿觉精神倍增。原来两匹彩绸是甜杏仙子和苦杏仙子,奉王母之命来救李广,她们只顾嬉戏,惹怒李广射落苦杏仙子,深夜甜杏仙子找到苦杏仙子,施展仙法,在苦杏树桩上接上甜杏树枝,结出清香甘甜的黄杏。甜杏随着李广大军传入敦煌,敦煌人把它叫作李广杏。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故址在今江西省庐山市和安徽凤阳,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赵孟頫《杏林图》

宋末元初书画家赵孟頫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

???????万物皆是药唯你是良方

半夏厨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gj/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