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清朝末年,一位英国医生患呕吐症,“屡屡吐,绝食者久矣”,邀请了日本医生和美国医生共同为之治疗,其结果是“协力治疗之,呕吐卒不止”。

当时已认为患者是不起之人,遂求盐山名医张锡纯“一决其生死”。

经过详细诊视之后,张氏说:“余有一策,姑试行之。”

即用张氏自制的半夏加茯苓生姜,“一二服后奇效忽显,数日竟回复原有之康健。”

张锡纯技高一筹,善用半夏立起沉疴,使得三位“东西洋大夫”赞叹不已,敬佩至极。

张氏运用半夏,确有绝招。

他认为,药房往往因半夏有毒,皆用白矾水煮,相制太过,毫无辛味,徒增矾味,结果适得其反,令人呕吐。

所以,每用到半夏,张锡纯爱用自制半夏,颇建奇效。

他说:“愚因药房半夏制皆失宜,每于仲春季秋之时,用生半夏数斤,浸以热汤,日换一次,至旬日,将半夏剖为两瓣,再入锅中,多添凉水煮一沸,速连汤取出,盛盆中,候水凉,晒干备用。”

这种自制半夏,“无论呕吐如何之剧,未有不止者,是降胃安冲之主药。”

半夏首载于《本经》,“五月半夏生,丝当夏之半,故名”(《本草纲目》),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俗称旱半夏,以质地坚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生品多供外用,能够散结消肿,内服时一般用炮制品,炮制品较多。

用生姜、白矾炮制,名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用甘草、石灰水炮制,名法半夏,长于燥湿健脾;用8%白矾溶液炮制,名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用法半夏与赤小豆、苦杏仁、鲜辣蓼、鲜苍耳草及面粉经加工发酵而成,名半夏曲,长于化痰消食。

中医最常用姜半夏,既能止呕,又能化痰。

不少药店以水半夏混充半夏,价格虽然低廉,但疗效差,不可当做半夏的代用品。

半夏辛温而燥,入脾、肺经,具有较强的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功,为治湿痰要药,亦可用于寒痰证;同时,经过配伍,也是治疗热痰、风痰、燥痰等其他痰证的要药。

用治湿痰证之咳嗽痰多、色白质稀等,常与陈皮、茯苓等同用,如二陈汤,这是治痰的最基本方剂,其他治痰方大多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而成;若治痰湿上扰之眩晕头痛,可与白术、天麻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用治寒痰证,可与干姜、细辛等配伍,如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等。

目前,药理研究并未证实半夏具有化痰作用,但临床所见,半夏具有良好的化痰之功,对于痰多易咯者,服用半夏的配方后,痰量明显减少,这就是客观的临床证据。至于动物实验并不能证明半夏的化痰作用,只能说明实验设计存在缺陷。

这里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半夏的配伍:半夏配生姜,可以治疗恶心呕吐;配茯苓,可治心悸失眠;配天麻、白术,治疗头痛眩晕;配黄连、瓜蒌,治疗胸满咳痰;配黄连、黄芩,治疗心下痞而烦躁;配厚朴、苏叶、茯苓,治疗咽部异物感;配枳实、茯苓、甘草、竹茹、陈皮,治疗心慌易惊、恶心呕吐、眩晕失眠;配伍生姜、细辛、五味,治疗咳嗽痰多;配伍麻黄,治疗面黄身肿;配伍厚朴、生姜、人参,治疗腹满;配人参、蜂蜜治疗胃反、心下痞硬;配瓜蒌、薤白治疗胸痹胸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gj/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