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这系列推文会推送中医内科学知识点及相应的真题(若无相应的真题,则根据实际需要编制对应的练习题进行补充)。中内病证方数量看似多,但是只要坚持背诵,未来可期。拿下中内病证方(推文的中内病证方是药真题认为较符合考试需要的,同学们也可以背自己手里的版本,不必纠结,背熟才是王道),日后的复习容易很多。如能坚持跟随本推文进行学习,主动思考,日积月累,也许会发生自己意想不到的飞跃。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欢迎转发或文末点一下在~看,谢谢!

今日打卡内容:中内眩晕

证型:肝阳上亢证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选方:天麻钩藤饮

附方:便秘:加当归龙荟丸

证型:痰浊中阻证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选方:半夏天麻白术汤

附方:痰浊郁而化热,眩晕,头目胀痛,心烦口苦,苔黄腻,脉弦滑:黄连温胆汤;素体阳虚,痰饮上犯清窍: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

证型:瘀血阻窍证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选方:通窍活血汤

证型:气血亏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神(健运脾胃)

选方:归脾汤

附方: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时时眩晕,气短乏力,纳少神疲,便溏下坠,脉象无力:补中益气汤

证型:肾精不足证

治法:滋养肝肾,填精益髓

选方:左归丸

附方:阴损及阳,肾阳虚明显,四肢不温,形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脉沉:右归丸

●真题示例●

1

(A66)患者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目赤口苦,便干溲赤,舌苔黄燥,脉象弦数。其治疗主方应为:

A.天麻钩藤饮

B.镇肝熄风汤

C.龙胆泻肝汤

D.丹栀逍遥散

E.当归龙荟丸

答案与解析

点此展开

第1题:选E,解题的关键点在于“眩晕耳鸣,头痛且胀”,再加上急躁易怒的症状,可以很容易判断证型为肝阳上亢;到这里很多考生就选择了A选项:天麻钩藤饮。再仔细看看题干和选项,针对肝阳上亢的方剂就只有选项A吗?别忘了附方!提示考生:有便秘用当归龙荟丸。题干中“便秘溲赤”的症状一定不要忽视。

2

(A43)女性,48岁。高血压病史五年,近因琐事与人口角后出现头晕耳鸣,头部胀痛,面红,手抖,舌红苔黄,脉弦。治法宜选用:

A.清热息风,化瘀通络

B.疏肝理气,息风止痉

C.平肝息风,滋补肝肾

D.平肝潜阳,清热息风

答案与解析

点此展开

第2题:选D,解题的关键点在于“眩晕耳鸣,头痛且胀”,再加上急躁易怒的症状,可以很容易判断证型为肝阳上亢;看到有肝阳上亢,那么一定要平肝潜阳。

3

(A54)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其治法是:

A.清化湿热,健脾化痰

B.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C.化湿除痰,理气和胃

D.化痰理气,健脾消食

答案与解析

点此展开

第3题:选B,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再加上“舌苔白腻,脉濡滑”,可以轻松判断证型为痰浊上蒙,治疗原则为: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选半夏天麻白术汤。

4

(A66)患者眩晕而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头目胀痛,心烦而悸,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治宜选用:

A.半夏白术天麻汤

B.镇肝熄风汤

C.导痰汤

D.黄连温胆汤

答案与解析

点此展开

第4题:选D,此题与第3题(A54)的区别在于题干中多了:头目胀痛(因痰浊郁而化热),心烦,口苦,舌苔黄腻等热象,不能再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了,应该选择黄连温胆汤。做题不要想当然,要有理有据。首先辨病,根据主症辨为“眩晕”病;其次辨证,可辨为痰郁化火证,治疗应以清热化痰为法,方用黄连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功用化痰祛湿、健脾和胃,适用于眩晕之痰湿中阻证,镇肝熄风汤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的功效,主治肝肾阴虚于下、肝阳亢扰于上导致的眩晕,导痰汤具有燥湿豁痰、行气开郁的功效,豁痰之功强,针对是痰湿,而非痰热。本题应注意痰湿中阻与痰热中阻的区别。二者均可表现为“头重如蒙”“胸闷恶心”“苔腻”“脉滑”等症状,然而痰湿郁而化火后,可有头目胀痛、心烦而悸、口苦、舌苔黄腻等火热表现,故题目中的描述为痰热证而非痰湿证。

这里推荐方剂学-药真题考研考点精讲视频,详情可以戳:方剂学-药真题考研考点精讲视频

扫下图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gj/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