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这位村民种了啥一亩地最低收入能达到1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高唐县赵寨子镇西韩村的大街上,一车车的苗木被群众围着等着交易。 “我们西韩村可以说是‘藏富于民’,可谓是家家有苗木,户户是产业。”西韩村党支部书记闫功富介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依托本地的平原属性,西韩村村民家庭式零散种植苗木,逐渐变成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据统计,西韩村苗木种植历史已有20多年,从单一的杨树苗品种发展到现在速生杨、银杏、黑松、白蜡等10多个品种,从零散式种植到抱团成片式繁育,小小苗木迸发出勃勃生机,通过市场销往周边县市、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真正成了西韩村村民致富的“法宝”。 “今年,我们村种植面积大概在亩,最主要的品种是用于植树造林的号速生杨,每亩地平均种植棵树苗,平均每棵树苗卖两块多钱,这一亩地最低收入能达到1万元。”闫功富掰着手指算着账,“我们村20多年种植历史,村民们已经掌握树苗的生长规律。” 据闫功富介绍,西韩村苗木种植以5年为一周期,第一年种植规模最多,因为土地肥力的消耗,然后数量逐年下降,种植户摸透这一规律,通过轮作来抵抗风险。“很多村民不种树苗,会选择种春玉米,有时候也会选择套种,在树苗间隙种植葱、韭菜等陆地菜。等土地肥力上来后,在开启新一轮的苗木种植。”闫功富说到,“我们村也是韭菜种植大村,在高唐蔬菜批发市场,三排摊位,我们西韩村的菜农就占三分之一。” 通过传统农业和特色种植的深度融合,赵寨子镇西韩村打造了“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以产业促脱贫、保民生,村民们在党支部带领下发展苗木产业,苗木越长越高,钱包越来越鼓,尝到了“土地生金”的甜头,西韩村实现了村民、党支部、村集体等多方共赢,走出了一条赵寨子镇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来源:闪电新闻 高唐信息港政通、人和、CC三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ls/7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多省市已公示ldquo科技助力经济2
- 下一篇文章: 云南这个小村庄,农民种蔬菜一亩地年收入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