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在伤寒杂病论中的4种配伍应用
北京什么皮肤病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0.html 仲景对半夏的应用往往配伍以不同的药物而发挥其不同的作用。 01夏姜相伍43方中姜夏配伍的方剂有32首,半夏味辛性燥,辛可散结,燥能蠲饮,降逆止呕之力甚佳;生姜之性走而不守,温中化饮、降逆止呕,二药合用,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作用。干姜辛热,守而不走,最善温暖脾胃,驱散中焦沉寒痼冷,温化水饮痰浊。半夏与干姜配伍,可温阳气于中州之地,化痰饮于水泽之乡,令脾土健运,生机重振,阴霾四散。姜夏配伍,既可协同增效,又可相畏相杀,解除半夏之毒性。正如陶弘景所言:“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亦以之制其毒故也。”姜夏配伍特点有三:生姜辛散,走而不守,与半夏相伍,主治病证多因停饮为患。其治重点在于化饮降逆,偏于标实,如小半夏汤;干姜守而不走,温中散寒与化饮降逆共举,其证往往有中阳不足,治疗多为标本兼顾,如半夏干姜散;生姜汁长于辛开散结,通畅气机,如生姜半夏汤则重用生姜汁,以舒展气机为主,佐以散寒化饮。 02夏参相伍半夏和人参同用者17方,半夏辛温主燥湿化痰,人参甘温重补中益气。两者同用,上可降逆止呕,中可补益元气,斡旋中州,下可润肠通便,固胎安胎。如大半夏汤仲景用于治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之“胃反”;《外台》用于治呕吐心下痞鞭,大便燥结如羊屎状;程氏用于治大便结如棋子,食不得人,入则呕吐之噎膈症;仲景用干姜人参半夏丸治疗妊娠恶阻,因为“半夏得人参,不惟不碍胎,且能固胎”。 03夏芩配伍半夏与黄芩同用的方有13首,其中大多都有阴阳不分,塞而不通,气结心下为痞而发的升降失常,气机不利的病机。黄芩苦寒,苦以折之,半夏辛温,辛以开之,辛开苦降,可顺其升降,寒热并投,可调和阴阳。赵良仁注释半夏泻心汤时指出“是方连芩之苦寒入心,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干姜之辛热,以走气而分阴行阳也,甘草参枣之甘温,补中而交阴阳,通上下也。是故辛开苦降,阴阳和顺,气机条畅,痞满自消”。 04夏麻相伍半夏与麻黄配伍的方剂有7首。麻黄上行则宣肺平喘,下行则利水消肿,外达则解表发汗;半夏既可入脾以燥湿化痰,又可入肺以降逆止咳,二者相须为用,常用于水饮内停、心下悸动等症。如半夏麻黄丸治疗水饮致悸则以半夏蠲饮降逆,麻黄宣发阳气。若阳气不能宣发,则停饮难以速消,故作蜜丸与服,缓以图之。正如尤氏所言:“此治饮气抑其阳气者之法。半夏蠲饮气,麻黄发阳气。妙在作丸与服,缓以图之,则麻黄之辛甘,不能发越津气,而但升引阳气;即半夏之苦辛,亦不特蠲除饮气,而并和养中气。” 参考文献: [1]马存贞,乔治园.论半夏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J].新疆中医药,,34(05):53-55. 注:方药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pz/10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草药泽泻的作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