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户到ldquo扶贫专家rdq
“唐叔,这半夏要除虫了。”2月3日,京山市永漋镇上陈桥村,36岁的半夏种植带头人刘清华为村民唐开贵“把脉”。 年,刘清华因腰伤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没有气馁,借来7万元,将自家5亩地全部种上了中药材半夏。然而经验不足,加上水灾,连续两年亏损。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干部为他争取小额扶贫贷款,年,他流转土地,将半夏扩种至16亩,严格除菌、定期打药、悉心除草……经过精心培育,收获的半夏品质优良,当年获利20余万元。年,他又将半夏种植发展到40亩,成为周边有名的种植大户。 年脱贫后,刘清华放弃易地搬迁住房指标。为让贫困户通过产业尽早脱贫,他成立金铧家庭农场,在流转土地吸纳贫困户务工的同时,承诺每年拿出20%收益用于分红。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刘清华动员他们自己种,并定期到田中看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降低种植风险。年8月,刘清华又被京山市科技局选为科技特派员,为上陈桥村半夏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叶子有花纹是营养不良,需要施肥;有异味可能是病菌感染,需要打药……对于半夏生长疑难杂症,刘清华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乡亲争相向他请教。唐开贵是特困户,刘清华就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帮他家种植2亩半夏,主动上门指导。年,唐开贵年收入过6万元,顺利脱贫。 如今,半夏种植已成为永漋镇重要的脱贫产业之一。在刘清华带动下,年,上陈桥村有70余户半夏种植户从传统种植转型,全村形成亩半夏种植规模,并已辐射延伸到下陈桥、樊家巷、红光等周边村,全镇半夏种植面积达亩,涉及86户贫困户,其中50户已脱贫。 站在田头,铺着地膜的半夏漫山遍野,小芽孕育生机。 “半夏每亩年收入二三万元,虽是小产业,但能切实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共同奔小康,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刘清华对记者说。来源:湖北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pz/6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半夏21华东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mjc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