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内半夏产新报告
半夏为南星科植物,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产区分布广泛,为经方“扶阳派”十大帅药之一。传统商品流通分为旱、水两种,但近两年水半夏需求锐减,主要以旱半夏应市。具体趋势分析如下: 一、产地概况 1、产区分布 表1:当前国内旱半夏产区分布表。 2、区域产量占比 目前甘肃西河,清水县是国内半夏商品最大产区,该区域可产半夏商品吨左右,对全国半夏行情有重大影响;其次是贵州产区,年产量都在吨以上;河北安国、湖北荆门和山西新绛年产量均在在吨-吨之间。具体情况如下: 图1:当前国内半夏商品产量占比图。 图2:当前国内半夏种球产量占比图。 而在种球产地来源上,近些年产区变迁频繁。湖北松滋、高密做为种源地已经消失;陕西宝鸡也已抛荒;近来来的四川西充、重庆垫江和贵州等种源地也在萎缩;湖北荆门地区和江西南昌进贤产区,后来居上,成为半夏种源核心产区。 3、各产区变迁及现状 表2:当前国内半夏各产区现状及发展趋势。 4、野生与家种产量占比 表3:当前国内半夏家种及野生占比表。 小结:国内半夏家种及野生产区分布广泛,家种主要来源于甘肃从全国各地移种扩产。 随着甘肃人采购渠道变化,基本上一个产区做透(当地人拉外地货、家种品掺入,从而影响种子质量)后,甘肃和山西人随即就开发新的种源地。种球来源,近年来出现“高密、松滋-宝鸡秦岭-西充、垫江和赫章-荆门、进贤”变迁过程。 二、供求维度分析 1、产量变化 图3:近10年国内半夏产量变化图。 从8年-年,国内半夏产量变化看,基本在4吨-吨之间波动,平均值为吨。但考虑中需求的增长,半夏的年产量平衡点应在5吨上下。 2、需求量变化 表4:-年,半夏出口数据统计。 业内普遍认可,半夏(正品)国内年需求量为4吨左右;而年出口量在吨-1吨之间(目的地主要是日本,需求熏硫半夏)。二者合计,半夏年需求量应在吨-吨之间。 3、库存量 半夏价值相对较高,但价位长期低平,收购商多按需定购,很少积压库存;再加上该品种历年来产需保持平衡甚至略有缺口,故半夏库存存余量较小。 经对西和和清水主产地商家调研,年半夏产地陈货库存不足吨。 小结:通过产需及库存对比,我们认为半夏近几年处于产需平衡状态。但年,由于甘肃主产地扩种,半夏整体上处于产大于销基本面。 三、半夏生产成本 半夏国内各产区亩下种量、产量差异较大。以最大产区甘肃西和、清水县为样本: 图4:近5年甘肃西和半夏生产成本变化图。 每亩地下鲜种球-公斤,可产鲜商品-公斤,折干-公斤之间。按照90元销售价格,则每亩毛收入13-16元,除去生产成本元,则每亩净利润元-6元之间。 由此,可得出半夏生产成本在65元左右(全国平均生产成本,基本在62元-75元之间)。 小结:半夏生产成本受制于半夏自身行情高低,以及种植密度变化。从当前行情看,每公斤半夏净利润在25元左右,对各产区农户来说吸引力较大,因而生产积极性高涨。 四、半夏价格趋势分析 1、历史价格波动 图5:近15年甘肃西和半夏价格趋势图 从图5中可以看出:2年-年,半夏曾经出现3波高位行情,分别是: 1、第一波 年3月-年7月 伴随着药市行情整体上升;年半夏产量明显下降,游资在75元价位介入半夏囤积。拉高到元左右价位时开始出仓,半夏行情到当年底迅速回落到65元最低谷。 2、第二波 年9月-年11月 年,半夏产量再次回落,游资再次趁机介入囤积,但最高只拉升到年10月份的元价位后,就再难上行。最后,庄家以96元左右价位出仓,血本无归。 3、第三波 年9月-年10月 随着水半夏需求量被打压,半夏产需缺口出现。从年产新前开始,半夏开始逐步进入上行,从86元上升到今年10月初的元之后。由于商家普遍对种植面积扩大心存疑虑,半夏行情出现产新回落,目前价位90-92元。 2、影响半夏行情的关键性因素 除了供需关系这一关键性因素外,半夏前两波行情出现,主要是受到资本和人气影响。 图6:7年-年国内水半夏产量变化图 而第三波行情出现,主要是由于水半夏需求量锐减,造成被替代的部分旱半夏需求凸显。如图6,年-年江西信丰等地,由于市场打压,水半夏行情低迷产量锐减。 3、其它相关因素 影响半夏行情的另一个变量,则是野生种球的资源及品质变化。从近10年情况看,甘肃、山西等地家种产能,不断在消灭传统种源产区;同时又不断发掘新的种子来源。 目前湖北荆门种源产地正在破坏(商家掺外地种球和家种货),新的种源地可能会移到江西、贵州等地;甚至重新开发秦岭种源地。 五、结论 通过上述各维度分析,我们认为半夏市场趋势如下: 1、近期甘肃、山西、河北到湖北产地阴雨连绵,新货挖不出来,大货走动缓慢。产地出现恐慌情绪,行情从前期-年价位,下滑到目前90-92元。预计随着主产地产新量加大,短期内半夏行情还会振荡。 2、半夏宜种区域广泛,野生资源地此起彼伏;且移栽生长期不到1年,故行情很难有大上大下空间。 3、水半夏掺伪打击力度加大,将会空出0吨左右新的需求空间,从而弥补今年过剩产能;加上半夏生产成本较高,故下跌空间有限。阈值在85元-元之间,至85元价位应会止跌趋稳,甚至回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xw/1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降真香的药用价值
- 下一篇文章: 日月峡中草药石松伤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