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 http://m.39.net/pf/a_7685165.html

生态小广场边的“讲”与“习”

——海拉镇火箭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见闻

讲习进田间,找准脱贫路生态广场边小亭子成了讲习所

  海拉镇火箭村贫困户雷小云家共7口人,两个孩子一个正在读大学,一个已经结婚带媳妇外出务工了,家里剩下两老带着两个孙孙,家庭负担重,经济条件差,年家庭人均收入元。

  今年,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的鼓励和帮助下,雷小云家种下了3亩荷兰豆,总共赚了余元,儿子儿媳外出务工又可挣到余元,再加上家里养了猪和牛,到年底不仅能够脱贫,还有了发展后劲。

  近日,秋收冬种已近尾声,雷小云本可趁着这难得的冬闲时节美美睡个懒觉,但早上10点过,已吃过早饭的他坐不住了:与其在家里闲得不自在,倒不如去村里的生态小广场边,走走坐坐听听,看看大家明年又有什么脱贫致富的好主意。

  听说村支书廖关成要集中大家宣讲十九大精神,并把明年种荷兰豆的事再议议,雷小云不是来得最早的人,村边的小亭子上早已坐满了一圈人。

  “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的重要讲话,廖支书已经讲了好几场了,他总能把会议精神结合当地实际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讲给大家听。”该村主任陶左银说。

  闲聊间,廖关成准时到了,手拿宣讲材料走到了人群里。在现场,他讲得认真,大伙听得用心,当听到中国五年来取得的成就时,大家的眼里放光了,纷纷表示挣了钱就去山外看看,开开眼界,见见世面。

  “我们是农业乡镇,我们村全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大家脱贫致富就是要靠发展农业生产,走现代农业新路,问三分地要柴米油盐,要致富小康,如何增产增收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廖关成对大家说。

  接着,廖关成又请村民曾修成给大家讲荷兰豆种植技术,从选种、翻地、插杆、下种,一直讲到早中晚期田间管理、豆角采收销售等,讲得详细,听得仔细。

  今年准备种植荷兰豆的几位村民,不太理解其中的要领,在廖关成的建议下,大家朝最近的一块大田走去,曾修成一边指着早已干枯的荷兰豆藤墙,一边继续讲下去,直至大家听懂为止。

  “我们年试点种植荷兰豆亩,每亩产斤,每斤可卖8元,一亩毛收入元,除去投资成本,一亩净赚元,亩一年净收益52万,惠及户余人,其中贫困户40户余人。”陶左银算起账来挺精准。

  目前,该村除种植荷兰豆亩外,还种植党参亩、半夏50亩、魔芋亩。全村户人养猪余头,养牛余头,其中能繁母牛余头。

  “群众文化低,思想转变慢,交通不便利,处处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先发展短平快产业来带动长周期产业,以短养长。”廖关成说。

  据了解,目前,该村还种了苹果亩、核桃亩、花椒亩、烤烟亩。下步,该村还将成立火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继续带动荷兰豆种植,并借力农光互补电站种草养牛,延伸养殖产业链,助农增收致富。

  “光伏电站修建时,给了我们20余万,已纳入村集体经济,计划明年拿来鼓励荷兰豆、红皮蒜、金铁锁等种植。”廖关成说。

  火箭村,火箭的速度一直是群众发展经济的夙愿。

来源:威宁每日新闻

作者:沈光勇 卯龙艳

通讯员:王成

编审:周海军

编辑:娄有成李智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f/10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