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技全省主要鲜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我省是全国鲜食作物种植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轮作模式最全、产业化程度最高单位经济效益最好的省份之一,鲜食作物面积常年稳定在万亩左右。为确保粮食安全,科学指导生产,推进鲜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省特粮特经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年全省主要鲜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鲜食大豆 鲜食大豆指食用鲜籽或鲜荚的豆类专用品种类型,即生理上处于R6(鼓粒盛期)至R7(初熟期)籽粒填充达到荚长的80%~90%时采收的大豆类型。由于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加工附加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一)合理规划:围绕绿色生态目标,根据市场价格波动规律,结合田块茬口安排,可采取春提早、秋延后栽培及分期播种,达到均衡上市、周年高效的目标。 (二)田块选择:土壤耕作层疏松、理化性状良好、排灌方便、肥力均匀、不重茬和上茬未种过豆科作物的中上等肥力水平土壤。最好相对集中连片,便于机械作业。同时田间要求沟系配套,级差分明,做到雨止田干,排灌方便。 (三)选择良种: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高产、稳产、抗性强,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加工品质具佳的优良品种。鲜食春大豆优良品种有青酥4号、辽鲜8号、台湾、苏新6号、台75-3、苏成4号、苏奎1号、开科院6号、开科源5号等品种,春提早鲜食春大豆建议选择早熟品种,如辽鲜8号;半夏大豆(即5月中下旬播种)品种建议选择苏新6号,开科源5号;夏播大豆优良品种有通豆6号、苏豆18、本地小寒王等,秋播大豆建议选择通豆6号、本地小寒王。各地可根据市场购销和消费习惯进行相应选择及搭配种植。 (四)适期播种:鲜食春大豆特早熟栽培可采用育苗移栽,结合大中棚覆盖可于1月中下旬播种;小拱棚覆盖栽培可于2月中旬采取直播方式;地膜直播可于3月中旬播种;露地直播一般于3月下旬4月上旬,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时开始分期播种;半夏大豆一般在5月中下旬播种;鲜食夏大豆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种,晚播不迟于7月中旬;秋播品种一般最迟播期在8月上旬,以保证结荚鼓粒期的温度达到20-22℃。通过分期播种,全省可从4月中旬开始采收青荚上市,至11月中旬采摘结束。 (五)合理密植:纯作鲜食春大豆行距30-40cm,穴距20-25cm,密度在1.3-1.8万株/亩;半夏大豆行距40-50cm,穴距20-25cm左右,密度1.0-1.3万株/亩;鲜食夏大豆行距50-60cm,穴距25-30cm,密度0.7-1.0万株/亩;秋毛豆行距40-50cm,穴距20-25cm密度在1.0-1.4万株/亩。机播时适当加大播种量。 (六)肥水管理:鲜食春大豆建议施足基肥,中等肥力田块一般亩施45%三元复合肥25千克左右;鲜食夏大豆少施基肥,中等肥力田块一般亩施45%三元复合肥10千克左右;鲜食大豆开花结荚期视苗情亩追施尿素2.5-5.0公斤,鲜荚鼓粒期可田间长势补施尿素5-10公斤;幼苗与开花初期保持较低的土壤湿度,结荚期保持土壤湿润。春大豆鼓粒期遇春旱,要及时灌溉,夏大豆开花结荚后注意抗旱排涝。 (七)株型控制:为防止鲜食夏大豆徒长倒伏,可在开花期每亩用15%多效唑50克,对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洒。如盛花期仍有旺长趋势,用药量可增加20%~30%,进行第二次控旺。 (八)杂草防除:采用苗前封闭和苗后定向喷雾相结合的方法;播后苗前(播后2天之内),每亩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乳剂80~毫升,兑水30~40公斤进行芽前封闭除草;苗后1~3片复叶,杂草1~3叶期时,每亩喷施25%氟磺胺草醚水剂60~80克或10%精喹禾灵乳剂20毫升混25%氟磺胺草醚20克,兑水20~30公斤,采用茎叶定向喷雾。 (九)病虫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应尽可能选择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换茬。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播前使用土壤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安装智能LED集成波段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诱芯装置诱杀斜纹夜蛾、桃柱螟、金龟科害虫等,实现一具多诱;使用化学农药时,应尽可能使用低度农药。根据鲜食大豆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开展无公害防治,并严格控制用药与鲜荚采收安全隔离期,有效控制药害。 (十)适时收获:当豆荚肥大、籽粒饱满,色泽嫩绿、尚未转色适时采摘青荚。根据市场行情选择立即上市或冷冻加工,转季再上市。 二、鲜食玉米 鲜食玉米是指乳熟末期采摘果穗,用于加工或直接食用的玉米,根据品质可分为甜、糯、甜糯等类型。鲜食玉米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一种营养健康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鲜食玉米适采期和货架期较短,价格波动大。为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效益,要精准市场定位,确定生产规模。坚持市场导向、以销定产,根据市场预期和加工需求确定种植面积,防止盲目跟风大面积种植。 (二)优选品种,隔离种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生育期适宜、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食用品质优、适宜当地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如苏科糯、明玉、苏科糯12、苏科糯、苏玉糯等。生产上要进行空间或时间隔离,与其他类型玉米相距米以上,或错期播种20天左右,避免串粉,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 (三)分期播种,合理密植 实行分期播种、均衡上市,降低种植风险。采用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及温室大棚设施栽培等方式提早春玉米、推迟秋玉米的播种时间,实现鲜食玉米周年供应,提高种植效益。根据生产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管理水平等合理确定种植密度,纯作糯玉米、甜玉米品种的播种密度在0-株/亩。紧凑、矮秆、抗倒、生育期短的品种宜密,反之宜稀。确保授粉充分、结实良好、籽粒饱满,提高果穗等级和商品性。 (四)科学肥水,绿色防控 播种前开好三沟,方便灌排。播种期足墒下种,关键生育期遇旱及时灌溉。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建议机播带专用缓释肥做种肥,后期因苗施用尿素做平衡肥,肥料深施覆土,提高肥效、减少用量。 及时监测鲜食玉米的病虫害发生,针对性开展统防统治,采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控制用药与果穗采收的安全隔离期,提高果穗商品性,确保食品安全。 (五)适时采收,综合利用 以吐丝始日计算确定最佳采收期,甜玉米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20~23天,糯玉米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22~26天,授粉后温度高成熟快,适采期前3天每日监测成熟度。采收后及时上市销售或加工处理,切忌高温下长时间放置影响品质和商品性。鲜食玉米秸秆含糖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果穗采收后,秸秆可直接用于青贮饲料,提高全株利用率和生产附加值。 三、鲜食花生 鲜食花生是收获后未经晾晒而直接食用或蒸煮后食用的花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深得人们消费睛睐。 (一)统一布局,连片种植:围绕优质高效目标,根据市场价格波动规律,进行春提前、秋延后栽培。规划冬(春)闲田或早春蔬菜田,要求选用地势高燥、有机质丰富、肥力水平较高、排灌方便、无恶性病虫草害的沙土、沙壤土田块,避免连续重茬,相对集中连片,便于机械作业。秋延后栽培可选用春玉米、春毛豆等接茬和规划。 (二)根据需求,选用品种:根据目标市场需求,选用适销对路的早熟、特早熟品种,且其出苗早、开花早、花量大、花期短,结荚早,荚果发育充实快,播后约天左右即可收获上市。我省可供选用的鲜食花生品种包括红种皮品种苏花、徐早花1号、四粒红等,高蛋白品种泰花6号,特早熟品种泰花、泰花5号、徐花4号,各地可根据市场购销和消费习惯进行相应选择及搭配种植。 (三)种子处理:播前2周晒种1-2天,播前3-5天调节荚果水份后机械剥壳、精选种仁,播前亩用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ml+5%氯虫苯甲酰胺45ml+g/l卫福种衣剂40g或62.5g/l亮盾(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ml对水ml均匀拌种。晾干后即播。 (四)施肥起垄:一般冬前施足腐熟有机肥后耕翻冻垡,3月上中旬因田间肥力状况亩施15-12-18或15-15-15高浓度硫基复合肥40~50kg后机械起垅,垄宽80cm,垄高15-18cm,垄面宽45-50cm。 (五)地膜覆盖:春提前食用花生借助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前播种,提前上市,获得更高价格和收益。包括单膜覆盖和双膜覆盖两种形式,一是单膜覆盖,即选择起垄、施肥、播种、化除、覆膜多功能一体机进行一体化起垄播种。二是选择大棚+地膜或拱棚+地膜的方式。若选用大棚,则棚内机械操作更为方便,播期可以更为提前。一般于2月底至3月上旬盖好棚膜,使其提前增温升温,3月上中旬即可播种。播后覆盖地膜,地膜可选用宽90cm、厚0.01mm的强化膜,便于回收;也可选用PPC、PBAT、PLA等生物降解地膜,花生生育中后期可以自然降解,无需人工回收,避免白色污染。若是采用露地小拱棚,则于3月中旬垄面覆盖地膜后增温,待3月底即可播种。但无论用大棚还是小拱棚方式,地膜覆盖前均须调节并保持土壤一定湿度,以相对湿度为最大持水量的55-60%为宜,且须亩用96%精异丙甲草胺80ml对水均匀化除。 (六)适期播种:地膜覆盖的垄内土温基本稳定在13-15℃以上时即可播种(小粒品种适当早播,大粒品种适当迟播),每垄2行,穴距16~18cm,每穴2粒;大棚内一般为3月上中旬,小拱棚+地膜田块可为3月中旬,露地地膜覆盖地一般为3月底至清明期间。此时可以在地膜上打孔播种,并注意垂直打孔,确保幼苗仍由播种孔出土,避免大(拱)棚内即时高温伤苗;播后可以由垄沟内取少量细土封好播种孔,同时露地地膜覆盖田块搭建好小拱棚,也可以直接选用宽2m、厚0.01mm以上的强化薄膜贴垄面一盖双垄,待田间全苗、气温稳定后(约4月中下旬)即可逐步揭去拱棚或贴于垄面的二道膜,二道膜可以重复再用。有条件农户,提倡在土温适宜后采用施肥、起垄、化除、覆膜、播种一体机一次性完成播种,再覆盖二道膜。 (七)生长调控:初花前后亩用惠满丰、禾稼春等生长促进剂或多功能复合微肥叶面喷施,以促进早开花、多开花、早发育;即将封行前、主茎叶龄约13、株高33cm左右时,亩用5%烯效唑40g对水均匀化控,控上促下,促进荚果充实饱满。 (八)绿色防控:春、夏播及秋延后栽培时,在轮作换茬、灯光或性诱剂诱杀的同时,全部进行种子包衣,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病虫为害,尤其春播及秋延后田块,可以较好地避开蛴螬发生及为害高峰,一般无需专门用药防治;对正常夏播田块,则根据田间实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可以于1龄幼虫高峰期选用2亿孢子/g绿僵菌颗粒剂5kg雨前小行内洒施或10亿孢子/g绿僵菌粉剂1kg对水根部穴施;夏播及秋延后田块尤其注意中后期病害预防,可亩用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70ml等对水喷雾;若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发生较重,可20%甲维.茚虫威10-12ml或亩用g/l氯虫苯甲酰胺10ml单独或与中性抗菌剂结合喷施。 (九)及时上市:饱果率35~50%时即可陆续收获上市。可选用联合收获机收获、筛选分级包装后上市,市场价格波动时可于成熟后收获晒干。覆盖普膜时注意及时清理回收残膜,并规范处理,避免污染。秋延后栽培后期低温前,可以在田间搭建小拱棚或直接使用宽幅强化地膜抵御低温,以延迟收获时间。 四、鲜食甘薯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调整和保健意识增强,鲜食甘薯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市场对鲜食甘薯的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商品品质、贮藏品质等要求越来越高。为充分发挥鲜食甘薯在稳定供给、提质增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甘薯产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鲜食甘薯产业新形势提出年江苏省鲜食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选用专用品种 选择薯形好、结薯早、商品率高、干物率适中、蒸煮及烘烤食味优的通过国家登记的鲜食甘薯品种,比如适宜蒸煮食用的红心和黄心品种普薯32(西瓜红)、苏薯16以及徐薯32等,白心品种商薯19、徐薯37等;适宜烘烤食用的烟薯25、北京以及苏薯8号等,紫薯品种徐紫薯8号、宁紫薯4号等。并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种植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和营销方式选择最适宜的品种,未经国家登记的品种不得宣传、推广,注意国外引进品种的试种,切勿相信虚假广告的过度宣传。 (二)使用健康种薯苗 甘薯病毒病依然是鲜食甘薯生产的重要危害隐患,因此健康种苗的繁殖是鲜食甘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建议从有资质的种薯种苗企业购买脱毒健康种薯种苗。种薯种苗调运,需经严格检疫蚁象、茎线虫病等病害,未经检疫的薯苗不可调运。种植企业或合作社应建立脱毒健康种薯生产繁育供应体系,改变种植户传统的自繁自育自留种模式。3~4月采取温室大棚、小栱棚等育苗方式,用无病斑、中等大小脱毒薯块育苗,排种前进行苗床土壤及种薯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稀释倍浸种10分钟。70%吡虫啉拌土撒入苗床以防治粉虱和蚜虫。为增加繁殖系数,可采用“两段法”育苗,每2~3天可剪株高20厘米以上薯苗,按行距10厘米,株距2厘米假植温室,待壮苗后移栽大田,薯苗百株鲜重达0.8公斤以上为宜。5月开始可进行露地育苗和种苗扩繁。如在育苗田发现黄化皱缩、严重卷叶等异常苗病株,应及时清理和销毁。 (三)推广科学肥水运筹 坚持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减氮、稳磷、增钾,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施肥。鲜食甘薯尽量施用有机肥提高品质,每亩推荐使用~0公斤。 鲜食品种推荐大垄双行,密度~4株/亩以控制均匀薯形。生育期短、早上市的迷你薯品种可降低行距适当密植。栽插时注意水平斜插,增加入土节数,浇足定根水,以促早发苗、早封垄。中后期以促进薯块膨大为重点,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控旺。生长后期特别注意防涝,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可分期栽插、适当密植、采取早收和分批收获、避免过度集中上市,要特别注重提高商品薯率。适时早栽可采用覆膜栽培、膜下滴灌等技术,利用地膜增温保湿的特性,促使壮苗早发,提高商品薯率。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上山上坡,推动水肥一体化。缓坡地可选择适合的小型配套作业机械,平坦地可采用起垄机、中耕除草培土机、切蔓机、收获机等大型田间作业机械。 (四)绿色综合防治病虫害 杜绝甘薯SPVD复合病毒和卷叶病毒症状病苗栽插到大田;推荐采用田间设立黑光灯诱杀成虫的物理方法防治甘薯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提高商品薯率;规范使用甘薯贮藏期农药,尽量选择生物制剂,保障食品安全。 提倡水旱轮作或与旱地作物如花生、玉米等作物轮作,以减轻病虫害和连作障碍,实现增产增效。轮作要注意上茬作物专用除草剂残留对甘薯生产的危害,例如烟嘧莠去津、氯吡嘧磺隆等磺酰脲类除草剂。 (五)适期收获分级销售 充分利用江苏省气候条件以及长三角地区优质消费市场等优势,采取分期种植、分期收获,错开其他甘薯产区上市高峰期,形成区域优势。夏季收获注意及时收储,防止田间烫伤薯块,应尽快销售,减少储藏成本。秋季收获需选择晴好天气,上午收刨,经过田间晾晒,当天下午分级贮存,要注意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卸,要用塑料周转箱或条筐装运,防止破伤。尽量在霜前完成收获,避免冻害,可视市场行情先行储藏,贮藏库保持环境温度9~13℃、湿度85%左右,贮藏藏量一般占空间的三分之二,保证适当空气流动。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采取分级销售、包装销售等,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直播带货、订单农业等加强品牌培育,提高销售价格及种植综合效益。 五、鲜食芋头 优质芋头是江苏沿江地区传统特色农作物,各地都有地方传统特色优质芋头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保健,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优质芋头又具有高产优质高效的特点,已成为江苏沿江地区各地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各产区气候特点、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选择本产区的地方特色优质芋头品种,如靖江香沙芋、海门香沙芋、金坛红香芋、如皋香堂芋、太仓新毛芋等多子芋品种,以及兴化龙香芋等魁芋品种。推荐使用苏芋10号等苏芋系列优质早熟新品种,尤其适合大棚芋头生产。 (二)应用健康种芋 提倡各产区培育专业经营主体,开展种芋提纯复壮,筛选符合当地特色芋头品种典型性状特征的健壮植株,选留无病、无斑的健康种芋,集中扩繁形成复壮种芋。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地方特色芋头品种的脱毒种芋扩繁和供应体系,开展优质脱毒种芋扩繁,加快芋头主推品种的定期脱毒更新。 应严格选择个体适中(30克左右)、顶芽充实、无病虫的种芋做种;播前严格种芋处理,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加25%嘧菌酯悬浮剂0倍液浸种10分钟左右,晾干后播种。 (三)做好播前准备 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前茬未种植芋头、马铃薯等根茎类作物,未使用过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异噁草松等除草剂的田块。冬前深耕,随冬前耕翻施足基肥(腐熟牛羊粪肥等优质有机肥2吨/亩),冬季冻融培肥土壤。 (四)示范大棚种植 优质芋头大棚种植可以实现提早(中秋节期间)和延迟(春节期间)到“两节”上市,大棚要求长度30m~m,跨度6m~8m,肩高1.5m~1.8m,结构稳定,抗风性较强;有条件的生产经营主体可在棚内配有喷滴灌系统,选用膜下水肥一体化喷滴灌种植,大棚两边应覆盖25目~40目防虫网和优质棚膜,两侧棚膜可卷起。 (五)严格田间管理 严格按照“优质芋头起垄覆黑膜机械化优质高效种植技术”要求,落实田间管理措施。主要注意五点: 1、适期播种。日最高气温稳定在13℃以上播种。露地种植:苏南地区3月中下旬播种,苏中、苏北地区4月上中旬播种。大棚种植:苏南地区1月下旬~2月上旬播种,苏中、苏北地区2月中下旬播种。 2、合理密植。露地种植:多子芋种植密度以~3株/亩为宜,魁芋种植密度降低至0~2株/亩。大棚种植:多子芋种植密度以2~2株/亩为宜,魁芋种植密度降低至~0株/亩。 3、覆盖黑膜。播后全田喷施适宜的播后芽前封闭除草剂,垄上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两侧培土压实。 4、水分管理。幼苗期保持土壤适当干旱,发棵期和膨大期保持田间湿润,气温高于35℃灌水时间宜安排在下午17点以后至午夜,采取沟灌窨水,夜灌晨排,切忌大水漫灌。有条件的主体可采用喷滴灌。采收前10~20天停止浇水。注意疏通田间沟系,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遇涝要及时排水。 5、壅土压荷。膨大初期松土除草,结合铲除边荷、根周培土施肥,培土厚度15cm以上。提倡采用机械培土。间隔20~30天铲除一次边荷。 (六)实行科学施肥 遵循“有机肥为主,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微量元素均衡施肥”的原则,不可使用含氯离子复合肥。肥料运筹: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占施肥总量的50%,应平衡氮、磷、钾,补足钙、铁等微量元素;足施基种肥,避免施发棵肥;适期足量施膨大肥,占施肥总量的50%,推荐应用芋头专用高效有机复混肥,集成组装芋头优质高效有机型科学施肥技术体系,提高芋头品质产量,增加芋头口感风味。 (七)推行绿色防控 采取“绿色为主,综合防控”的科学防治策略。综合利用农业、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提倡使用脱毒种芋,防治芋疫病、茎干腐病等病害;采取绿色措施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相结合,防治斜纹夜蛾、蚜虫、叶螨(红蜘蛛)、蛴螬等害虫;以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为主,结合氟磺胺草醚和盖草能等茎叶除草剂应用,有效控制杂草。 (八)适时科学采收 根据市场行情,及时采收上市。大棚芋头一般在8月初~9月上中旬收获,分批采收,即收即售;露地芋头一般在10月上中旬开始采收,霜降前收完。有条件的生产经营主体可采用收获机采收。 (九)抓好留种保存 应选择性状一致性好、纯度高、病害少的田块作为留种田,一般在霜降后采收留种田种芋。宜将整盘芋头底部晾干,表面喷药杀菌,堆放在室内或地窖内,用细砂或干沙土埋藏越冬;也可将田间芋荷割除、清理干净后,在垄上覆盖10cm左右厚的干草,再覆盖一层废旧薄膜或地膜,压实防风避雨,越冬保存到翌年2月中旬。 来源: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本期编辑:徐佳莉 审核发布:笪海波 尊重版权,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自 大丰仓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f/10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小贴士半夏
- 下一篇文章: 经常翻来覆去,失眠睡不着可用半夏,夏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