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口酸

口酸是指病人口中有酸味感或散发出酸腐气味。

口中常常泛出酸味,甚或为酸腐气味。临床意义一般口酸多属肝热乘脾。多由肝热之气,蕴蒸脾胃,化酸生腐,上蒸于口所致。正如《证治汇补·口病》所说:“心热口苦,黄连泻心汤;肝热口酸,柴胡清肝汤;脾热口臭,清胃汤;肺热口辛,泻白散;肾热口咸,滋肾丸……”又《景岳全书·口舌》说:“口苦、口酸等症,在《原病式》则皆指为热。谓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卒,肾热则口咸,或口淡者亦胃热也……”

若为酸腐味则为胃中有宿食积滞。常因暴食伤及脾胃,食停胃中化腐,胃中腐气上泛,故口中酸腐。

肝热乘脾者,宜清肝热健脾胃,方用左金丸加神曲。

胃中有宿食积滞者,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或积实导滞丸加减。

保和丸BaoheWan

  山楂(焦)克、六神曲(炒)克、半夏(制)克、茯苓克、陈皮50克、连翘50克、莱菔子(炒)50克、麦芽(炒)50克。

  方中山楂消食化积,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为主药。辅以神曲化腐消积;莱菔子下气消食除胀;麦芽长于消谷面之积。佐以半夏、陈皮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清解食积之热,散结以助消积。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去,则诸症自除,共奏消食导滞、和胃化积之功。

  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克粉末加炼蜜~克制成大蜜丸,即得。

  丸剂。大蜜丸,每丸重9克。

  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1.本品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酸、涩、甜。

  2.显微鉴别茯苓、山楂、半夏、陈皮、连翘、麦芽、莱菔子。薄层色谱法鉴别连翘、陈皮(橙皮苷)。

  3.除应符合丸剂有关的各项规定外,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每丸含陈皮以橙皮苷(C28H34O15)计,不得少于7.0毫克。

  体虚无积滞者不宜服用。孕妇慎用。

  本品主要有助消化、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对胃肠运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抑制小鼠胃排空和家兔十二指肠自发活动;拮抗乙酰胆碱、氯化钡、组胺所致家兔和豚鼠离体回肠痉挛性收缩,部分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抑制;能明显提高胃蛋白酶活性,提高胰蛋白酶的浓度和分泌量。

  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特别是对小儿消化不良所致的脘腹胀闷、腹痛、腹泻等症效佳。

  

  1.保和丸(《中国药典》年版一部)水丸。口服。一次6~9克;小儿酌减。

  2.保和丸(《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7册)浓缩丸。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保和神曲与山楂,苓夏陈翘菔麦加,炼蜜为丸温服下,消食和胃效堪夸。

药店红宝书

专注门店精英成长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f/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