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与我共成长崔啸行姬杨导演专访同感共
中药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dy/191019/7549893.html 同感共情,去伪存真 从工作人员到参与者 从青海环保宣传到“跨境学童” “半夏”的影像见证了三千世界的人情冷暖 也见证了一批批优秀青年创作者的成长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本届北影节“半夏”青年影像单元最佳短纪录提名作品《双城记——深港跨境学童纪实》的两位创作者:崔啸行和姬杨的专访,邀大家一起了解两位青年导演与半夏共成长的故事。 清晨五点,薄雾笼罩的香港还没有完全醒来,曙光穿过紧簇的厦宇将整座城市的倩影投射在江水上。在与香港一衣带水的深圳,崔啸行和姬杨已经开始动身前往福田口岸,进行跨境学童的拍摄。新的一天,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挑战和收获。 作品《双城记——深港跨境学童纪实》海报 “回忆那段日子,我们好奇而谨慎地去减少不确定性,善意而温情地去同感共情,理性而思辨地去伪存真,坦然面对一切可能的结果,默契配合互相鼓励寻找节奏感一起进步。做人、做研究、做片子,不应该割裂,正如李金铨教授所说,‘彼此活在一个同心圆内,由内向外扩张,连成一气,以至于个人传记不断与社会结构有机互动。’”崔啸行和姬杨的影像创作故事也从这里延伸开来。 崔啸行和姬杨合照 跨境渡,求学路 年6月,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的崔啸行和级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方向)的姬杨作为第十五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电影展百校联展志愿者,前往高校参加活动。 崔啸行和姬杨的拍摄设备 在从深圳到香港过海关时,身穿制服、肩背书包,由家长或者老师、保姆带领着通关出入境的孩子们,吸引了崔啸行和姬杨的注意力。为了一探究竟,两人通过现场询问,了解到这些穿着统一孩子们有着不同寻常的求学经历。他们被人们称为“跨境学童”,出生于香港,却居住在深圳,每天要过关到香港上学,放学后再回到位于深圳的家。这群孩子是深港出入境旅客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跨境学童”的求学生活 由于网上对于跨境学童的报道少之又少,而年又正值香港回归20周年,崔啸行和姬杨便想用纪录片的形式来展现这群孩子们的求学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为他们争取到更多便利条件。于是,《双城记——深港跨境学童纪实》的拍摄就此开始。 两人在当年10月和次年1月,两度奔赴深港进行拍摄,四次跨境,纪录三个跨境学童家庭的生活,接受数十位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最终让这部纪录片得以完成。影片提名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半夏的纪念”青年影像单元最佳短纪录作品。 摄制艰,闯天地 在拍摄影片之前,崔啸行和姬杨通过社会关系、同学亲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l/5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失眠爱生气有这些现象说明你的心火太旺
- 下一篇文章: 高脂血症威胁健康的ldquo隐形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