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淄博烧烤大火,烧烤配啤酒的饮食方式越来越流行,很多朋友晚上闲来无事,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在凉爽的空调下吃烧烤、喝冰啤酒,好不自在。

没想到,好友三杯扎啤下肚,肚子直接痛起来,接着便出现了腹泻、呕吐等症候,胃口也没了。

的确,随着夏至的到来,天气越来越热,炎热的天气让空调、冷饮成为了生活的必选项,但是过度进食生冷却会导致偷偷伤害着我们胃肠的阳气,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夏至时节,物候有三:一候鹿角解,第二候蝉始鸣,第三候半夏生。

老百姓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其中便蕴含着夏季的养生要点。

夏至时节前后,天气炎热,阳气浮动在天地之间。而人体也如自然一般,这时候,人体阳气便主要集中在体表。

当人体阳气集中在体表时,人就往往会感到炎热,但此时人体内部的阳气相对减少,体内其实是偏于寒凉的,因此老百姓们便总结出“夏吃姜”的养生方法,来保护我们的肠胃系统免受寒邪损伤。

但是,现在的人,往往过度贪图嘴瘾,夏季炎热则贪凉冰饮、爱吹空调又冷水洗浴,虽然一时凉爽,却在不知不觉间伤害人体阳气,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炎、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发生,甚至落下肠炎、胃炎等病根。

今天,为了帮助大家减少过食寒凉带来的危害,下面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现在推荐给大家。

夏至之后,天地间阳气旺盛,炎热是这个季节的代名词,而此时因贪念寒凉常会导致水饮等寒邪泛滥中焦。

中焦水盛属于虚寒证,常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腹泻、腹痛、胃脘部胀闷、舌上有齿痕等症状。

出现这些消化系统的症状,便是提示各位脾胃虚寒,水饮内盛了,需要调理了。

小半夏加茯苓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方子,具有健胃利水,止呕化湿的作用,主治脾胃水饮内盛。

组成:法半夏15g,生姜20g,茯苓15g。

上药一起水煎服。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中生姜、半夏、茯苓三者均能健胃,其中茯苓还能健脾利水,半夏、生姜散寒止呕。

但是有时候可能仅靠这三味药还不够,需要加减使用。

如果是腹泻比较严重,泻下如水的则需要加白术、党参,生姜改用干姜,取理中汤意;

如果是胃口很差,还可以加入炒麦芽,乌梅,来酸苦开胃,促进食欲;而如果是容易口渴,出汗的,则可加入石斛、乌梅,止渴敛汗。

中医认为脾属土,喜燥恶湿,脾虚则容易驻湿,所以用健脾利湿的茯苓,配合辛温燥湿的半夏,既健脾补虚以助水湿运化,又燥湿运脾以助生化,并用生姜健胃,兼能利水,调理肠胃功能。

三者合用,共同发挥健脾利水,调理消化的功效,并且组成简单,性味相对平和,更适用于居家调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gj/12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