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性味归经与小儿饮食
人体每天所需的热量都需要通过食物来摄取,孩子因为要生长发育,所以每天所需的热量相比成年人要高一些,因此给孩子吃对的食物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我国古代的医学家认为食物的种类虽然繁多,但是每种食物都具有特有的性质和功能,只需要了解食物的性质和功能,就可以更好地利用食物,让食物成为健康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中医建立了食疗理论。食疗理论与阴阳、五行、经络、病机、脏腑、病因等,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食物的性质与药物的性质一样,同样可以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只要懂得如何正确利用食物的性、气、味,就可以更好地滋养经脉脏腑,让身体越来越健康。 食物的“食性”与“食气”,与药性当中的“四气”和“四性”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中医将食物划为寒、凉、温、热四种性质。翻阅历代的医学典籍可以发现,历代的中医在记载食物的性质时,会将食物分为很多种不同的性质,例如大热、热、大温、温、微温、平、大寒、微寒等,对食物性质的描写都是表达食物在性能方面不同的差异。记载的食物当中,温性的食物比较多,温热的食物相对较少,寒凉的食物最少。一般而言,具有寒凉特性的食物,都具有滋阴、泻火、清热、解毒等功效,而温热的食物则具有活血、通络、散寒等功效。 食物的“味”主要是指食物的味道,而食物的味道也分为五种,即酸、甘、苦、辛、咸。食物的五味与中药中的五味是一样的,酸收、苦降、辛散、甘补、咸软。甘味食物具有补益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疼痛,因此说很多人吃甜味的食物时,常会感到心情愉快。咸味食物具有润下、补益阴血、软坚散结等作用,例如海带、紫菜、盐、海鲜等。酸味食物具有止泻、敛汗、缩小便的作用,例如柿子、乌梅、山楂等食物。辛味食物具有行气、活血、发散等作用,例如葱、姜、蒜、辣椒等。苦味食物具有泻火、清热、解毒等作用,例如苦瓜、穿心莲、苦菊等。 除了这些“重口味”的食物之外,还有一些味道比较淡的食物,中医将这些味道淡的食物也归为甘味的范围之内,例如西瓜、黄花菜、茯苓等。这些食物可以渗利小便、祛除湿气。食物当中除了有味道之外,还有气味,有些食物自带了芳香的气味,也有的食物自带了恶臭的气味,这些气味也具有很不错的疗效。比如说佛手、橘子、香椿、茴香等食物,自带了一种特有的芳香气味,这些气味具有开胃、行气化湿、提神醒脑等作用。 食物的归经 也许大家很难想象,食物与我们人体的经络之间其实也存在很多联系。中医在研究食物的时候有一种说法叫做“归经”,意思就是说食物对应着人体的各个脏腑、经络。 辛味食物对应肺经,想要治疗表证,需要使用辛味发散性食物,例如葱、姜、蒜等。 甘味食物对应脾经,治疗贫血、体弱等症状,需要使用甘味补虚的食物,例如山药、红枣等。 咸味食物对应肾经,对于肝肾不足的人,应该多吃咸味食物,例如海藻、甲鱼等。 苦味食物对应心经,治疗心火上炎等症状,需要吃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绿茶等。 酸味食物对应肝经,可以治疗肝胆脏腑等疾病,肝胆不好的孩子可以吃酸味食物,例如山楂、乌梅等。 想要维系经络脏腑与饮食之间的平衡关系,就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很多孩子吃饭都属于随心所欲型的,自己想吃的时候就吃一些,不想吃的时候就干脆不吃,这样的饮食习惯只能让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差。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经常暴饮暴食会导致孩子胃肠功能紊乱,这样一来就会引起身体各个方面的疾病,而且也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利用。如果孩子一顿吃得太多,突如其来的大量食物,会给胃肠带来巨大的负担,因而会造成消化不良。如果长时间吃得太少,人体所需的养分无法得到满足,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因而会引发各类疾病。 保持正常的一日三餐有规律,可以让胃肠有规律地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营养,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脾胃协调,让胃肠可以保持一个正常的“工作状态”,不会引发脾胃失调,从而也保证了孩子的身体健康。 选自《好妈妈应该懂的中医智慧》 主编:沈健 (夏枯草半夏忘忧)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北京医院白癜风治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gj/1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听故事学中药桔梗一味,妙用有奇效
- 下一篇文章: 中医诊断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