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在肾脏疾病中的运用

百病皆有痰作祟。除了脏腑功能亏虚以外,“痰”作为主要的致病邪气之一,既是肾脏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又是导致肾脏疾病加重的重要病理产物,可见于多种肾脏病中,贯穿病程始终,对病变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水肿患者水液运化失常,内蕴成饮,凝结成痰;肾衰患者脏腑亏虚,失于温煦,痰饮内生。痰浊内阻,蕴而不化,气机不畅,胃气上逆,清窍受蒙,可导致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表现。半夏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在治疗痰浊内盛证的肾脏疾病患者中具有良效。

张琪教授善从脾胃论治肾病,组方中多含有半夏,曾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下焦湿热壅盛型,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用中满分消丸治疗湿热遏阻困脾所致的以水肿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曾有学者运用以法半夏配伍竹茹、佩兰等药物组成的加味半夏竹茄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肾病综合征。该方案可使逆气得以疏通,从而开导下焦,和缓中焦,清热导滞,利水逐瘀。共治疗患者62例,总有效率可达85.5%。另有医师临证时,在常规西药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干预慢性肾功能不全。经三个月的治疗后,发现此方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最常见的症状呕吐,临床研究显示以半夏为主药,无论是配生姜合制的小半夏汤,或者伍黄芩组成的半夏泻心汤均有良好的疗效。

附子与半夏的配伍

在临床中更多的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是属本虚标实的,尤其在疾病发展至终末期阶段,脏腑阳气不足,水湿浊毒蕴而不散是最主要的病机之一。附子、半夏两药合用既能益气温阳又能祛湿化痰,扶正又祛邪,可谓是标本兼顾的配伍之法,但两者的联用一直以来存在着较多的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附子、半夏均具有一定的“毒性”,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认为两者为“有毒”之下品。且文献记载“半夏反乌头”为“十八反”之一,“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目前临床所用的附子大多是指毛茛科植物乌头(川乌)的侧根(子根),故为同反。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曾明确指出:附子不宜与半夏同用。然而,从古至今的大量医学文献中记载的、两者同用共方的情况却比比皆是。最初是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用附子补益元阳、驱散阴寒,半夏燥湿化浊、降逆和胃,治疗寒邪内阻,湿浊上犯,出现的腹中雷鸣疼痛、胸胁逆满、呕吐之证。随后在《千金方》、《医宗金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证治准绳》等众多名医名著中都有附子伍半夏的方剂。近代名医丁甘仁、裘沛然、颜德馨等也都曾用半夏与附子相配伍治疗阳气不足、寒湿内盛为主要表现的各类疾病。有学者收集清代以前的各类著名方书,发现同时配伍附子和半夏的方剂共有首。有文献研究在我国三大电子期刊数据库中,共收集到附子、半夏反药同方应用,有效治疗各类疾病的文献共篇,涉及患者30,例。

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附子、半夏共方,同样获得了众多医家的青睐。刘宝厚教授认为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而言,水毒湿浊是贯穿始终之病邪,肾阳衰微是发病之根本,心脑脾肾是损害的主要病位。可用附子配伍姜半夏、生姜、人参等健脾益肾、降逆和胃,治疗此病属脾肾气虚、血瘀浊毒证的患者。蔡氏以温补脾肾之阳为其本,温化痰饮为其要,临床运用附子半夏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方中以附子峻补下焦元阳、半夏温化痰饮水邪。而由附子、黄芪、大黄、法半夏、土茯苓等组成的中成药尿毒清胶囊,临床观察发现其能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延缓尿毒症患者接受透析治疗的时间,总有效率为76.92%,疗效较使用包醛氧淀粉的对照组更佳。

附子、半夏配伍使用临床疗效确切,但是否存在临床重视疗效而忽略了两者联用所产生“毒性”增强的情况?附子、半夏到底能否同方合用?现代药理学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显示附子中最主要的毒性化学成分是双酯型二萜生物碱,而半夏的毒性可能与含植物甾醇、生物碱(烟碱)等相关。经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检测发现,生附子配伍生半夏后相较于两者单用毒性明显增强。在动物研究中,也显示两者生品合用会影响小鼠自主活动及行为变化,会影响小鼠心、肝、肾的质量及指数,使小鼠死亡数量增加。但有研究显示,通过长时间的煎煮或各种炮制方法两药的毒性明显减轻。生附子可以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得到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炮附片、淡附片等;半夏通过炮制也可制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竹沥半夏等等。电喷雾质谱检测显示,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附子中双酯型与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均减少。炮制后的白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较生附片显著降低。而经过白矾制后的半夏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不表现任何毒性,矾制能明显降低生半夏的毒性。与生附子煎液相比,生附子加法半夏共煎液中的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明显降低。姜半夏、制附子(黑顺片)共煎不会增强制附子的毒性。另外,若附子、半夏同用时配伍甘草、干姜、大黄、白芍等药物也能明显降低所含的有毒成分的含量。

综上所述,附子、半夏均是治疗肾脏疾病的“良药”,只要辨证得当、使用合理,两者无论是单用还是合而同用都能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切不可因噎废食,顾忌药物的“毒性”而畏首畏尾。但值得注意的是,临证中若需两药联用应尽量避免生品同方,以选择经过炮制后的药物为主,或搭配一些可对两药起到增效减毒作用的中药,从而增强用药的安全性,收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陈万佳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gj/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