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南孔中药“问药”记

年的大雪节气,没有冰雪,反而是个阳光灿烂的周末。文友陈总的邀请恰逢其时,几个文艺中青年便名此行为“南孔问药”,于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在我们眼前徐徐打开:“炮炙”“姜半夏浙”“三黄”“上中下焦”“王不留行”“百万分之一的电子分析天平”“EHS设备”……但最让我欣喜并满怀期待的却是“衢枳壳”。

我是山里人,从小就听老人们说,百草都是药,而且从小到大也都与那些大山里出产的草药难分难舍。比如小时候发烧了就喝“金丝吊葫芦”煮的汤,脚上长脓疮就用“九里纲”或者艾叶清洗,从小到大每年吃一只野栀子花根炖的小公鸡,感冒咳嗽了喝“苦草”煎的水,后来我工作了,年年都会收到父母从乡下送来的经过九蒸九晒的“黄精”和晒干的鱼腥草茶叶……现在一想,原来我一直和草药不离不弃,或许我的“女汉子”的体质也和这些山里的药草不无关系。

可我不清楚原来中药的制作并非如此简单,譬如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

炮制,原为“炮炙”,指用中草药原料制成药物的过程,有火制、水制或水火共制等加工方法。目的主要是加强药物效用,减除毒性或副作用,便于贮藏和便于服用等。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学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南孔中药公司之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中药,可谓琳琅满目。用来炮制中药饮片的中药种类大致离不开三类:植物、动物和矿物。植物自然就是我所说的药草,神农尝百草,李时珍尝百草,看来中药大多集中于植物。动物中药会让我想起老人们说的“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而矿物中药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甲骨文的发现,据说有文字的龟甲兽骨就是中药房的“龙骨”。

在技术人员的介绍下,我不仅知道了各种中药古怪的名称以及独特的药用效果,而且也明白了“炮制”的真正含义,就以“半夏”为例吧。

花开半夏,总觉得是极美的场景。谁知半夏却是药草的名称,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疖肿等作用。生于夏至日前后,此时,一阴生,天地间不再是纯阳之气,夏天也过半,故名半夏。在南孔中药的各个“车间”里,半夏的出场变化多端,炮制过程大致如下:最初的是仓库里的生半夏,形状像刚摘下的莲子,送到筛选车间,人工挑拣出小石子等杂物。再送到净制车间,经历清洗的环节,然后又进切制(生半夏需要,法半夏不用)、干燥等车间。最后又经过包装车间,经过机器和人工包装,成为成品。

而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后炮制入药就是“法半夏”,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

而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透,取出晾至六七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姜半夏毒性已减,性偏温燥,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虚痰涎涌盛作呕或寒痰咳逆者。

据说半夏还有其他的炮制方法,不同的炮制方法有不同的药效。用南孔中药的李主任的话来说,中药的炮制过程就是一次烹调过程,择、洗、切、煮无不具备,而不同制作方法也有不同的营养和味道,说得我们连连称是。而技术人员尤其是李主任,对我这个门外汉来说,实在是大百科全书般的存在,于是我和几个伙伴便开始紧跟着李主任走了。

李主任是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走过来的时候穿着白大褂,带着顶前面有檐的帽子,帽檐上还别着副眼镜,估计是老花镜。一看就是一位我们尊敬的老中医的形象,可李主任始终坚持说自己不是中医。

在文友陈总的介绍里,李主任实在是南孔中药公司的“宝贝”,我们跟着李主任走了半天,也是心服口服。各种中药的名称和药用效果,李主任都是如数家珍。所以我们这些所谓的文艺中青年频频聊发少年狂,拿了各种奇怪的中药样品去考问李主任,李主任都不厌其烦一一讲解。

比如,看到半夏,他说又叫婆婆药,有一定的毒性,白矾和姜浸泡就是为了解毒,所以是药三分毒这句话没错。看见麦冬告诉我们是滋阴的药,看见丁香说是壮阳的药,逗得大家乐不可支。然后李主任着实给我们科普了一下:“三金”治尿路感染,“三黄”对上中下三焦的症;见根则热,见白则止,草解毒,花解郁,黄芪灵芝不能离。中药采摘的季节和药性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千年灵芝只是因为灵芝长在千年的树上,灵芝只有当年的,好几年的灵芝往往木质化了,没有效果……我们一边听一边做记录,比当年上学听课认真多了。

说实话,李主任一走来,我们就觉得这是个可以信赖的人,因为他一来就是站到了我们身边,用他略带着点口音的普通话和我们边走边聊,让人觉得特别亲切。再加上他对中药的了如指掌,以及他时而严肃时而诙谐的谈吐,更让我们觉得不虚此行。于是,大伙儿纷纷上前加李主任的







































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gj/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