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寺

成武县防城寺村位于白浮图镇驻地东4公里,为古代军事重镇。

防城寺是春秋时期宁国(都城在今商丘城)地防邑,后世称为西防。位于单县城北四十里,今防城寺即其故址。原属单县,解放后划归成武县。

春秋时,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宋国向北发展,于东周初年灭掉郜国,并占有今单县、成武、金乡、济宁、鱼台等地,单境的管和防(管在郜和单县之间偏北),也都属于宋国。

鲁隐公十年(公元前年)六月,鲁与郑、齐两国合并,进攻宋国。鲁先在管打败宋军,郑军接着也占领了郜和防,并把这两个邑交给了鲁国,因此,防又成了鲁的属邑。

秦灭六国后,天下置郡县,防入单父县。

王莽末年,绿林、赤眉起义,其他反王莽的势力也乘机并起,东汉初年(建武元年至五年),单县(单父)属割据势力刘永(称帝国号“汉”)的势力范围,单北境的西防,就是刘永部将横行将军佼疆的根据地。

刘秀统一全国后,省并郡县,撤平乐县(在单县东南)而在金、单边境和单东境设置防东县,属山阳郡。西防并入单父县,属济阴郡。

中防城寺盛产半夏。防城野生半夏以个大质好而闻名,是半夏中的上品,故称防半夏,也简称防半。

防半夏过去曾为宫廷贡品,远销营口、大连等地。

传说很久以前,防城寺内有一颗半夏,被一老和尚从年轻时期保护起来,不准人采挖,等他死后,大如茶壶。拿到单县,被视为珍宝,卖了很多银子。

史料记载:清末年间,防城野生半夏面积很大,从防寺城向西南经田海村到崔庄,八里长,一里宽的范围内,野生半夏长势葱郁,丛生遍地,大如荸荠,常有人采挖。

民国十五年(年)黄河泛滥,泥沙覆盖盈尺,半夏几绝。仅在高地和寺院内存活少许。然野生半夏生命力极强,年又复苏如故。年代,因群众采挖,连续三年,药源遭到破坏。野生半夏,现已寥寥无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ls/1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