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节气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夏至.时节

夏至到了,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即将到来。不仅如此,夏至里还藏着许多有趣的风俗趣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识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于每年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是昼夜变化的界限,这一天北半球的各地都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过了这天,太阳将走“回头路”,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

蛙声阵阵,蝉鸣声声。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夏至是盛夏的起点,过了今天,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到了。炙热的阳光烘烤大地,习习的南风送来水汽,除了温度升高,夏至时节,降水也更加频繁密集,雷阵雨是最常见的天候,闷热、潮湿是最明显的特征。

夏至三侯

一候:“夏至到,鹿角解”

“夏至到,鹿角解”,“解”就是脱落的意思。人们换上了清凉的夏装,小鹿也会脱去厚重的鹿角,轻装上阵。

二候:“夏至到,蝉始鸣”

“夏至到,蝉始鸣”。蝉在黑暗的地里生长了几年后,才能在阳光下歌唱一个夏天。

三候:“夏至到,半夏生”

“夏至到,半夏生”,夏至到了,半夏生长起来了,它的块茎可有大功效,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半夏之所以叫半夏,也可理解为夏天已经过去一半啦!

夏至习俗

夏至有很多特有的习俗。作为“四时八节”之一,民间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呢。

在饮食上,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为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日,古代妇女们还会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件。扇子用来扇风;脂粉用来防生痱子。皇家则会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

说唱夏至

夏至绘本

让我们一起阅读二十四节气绘本之《夏至》,了解夏至的特征以及习俗,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夏至古诗

夏至谚语

1、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

2、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

3、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

4、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5、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

6、夏至有了雨,好比秀才中了举。

7、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煎熬。

8、夏至无雨三伏热。

夏至活动

活动一:

《自制折扇》

夏至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到了!小朋友们可以自制一把属于自己的小扇子,体验创作的乐趣,还可以带来凉快~爸爸妈妈可以教孩子学习用彩纸和冰棒棍制作小扇子的方法,锻炼孩子手部肌肉和协调能力!

准备材料:彩纸、彩笔、细线、冰棒棍、双面胶

制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活动二:

《制作面食》

夏至还有吃面的习俗,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因此江南一带很多地区的人们把夏至吃面当成了很重要的习俗。

爸爸妈妈可以陪着宝贝做面食活动,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自主完成用橡皮泥模仿面团做面食的活动,可以锻炼孩子手部肌肉和控制力。

活动三:

《手绘荷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至也是荷花“初露”的时节,爸爸妈妈可以以“荷花”为主题,让孩子用笔尖感受夏至。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夏至节气充满童趣,也可以加深孩子对夏至的认识和了解,让幼儿真实体验夏至的有趣与快乐,同时还可以激发了孩子们进一步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亲爱的凤幼家长们,带着孩子一起行动起来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f/1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