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性味:微寒,苦、辛。

拉丁文:RadixBupleuri

英文:ChineseThorowaxRoot

别名:南柴胡、红柴胡、软苗柴胡、香柴胡、细叶柴胡、蚂蚱腿、软柴胡、小柴胡。

来源: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狭叶柴胡的根。

成分:本品含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槲皮素、α-菠菜甾醇、柴胡多糖以及挥发油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主根发达,圆锥形,外皮红褐色,质疏松而稍脆。茎单一或数分枝,基部留有多数棕红色或棕黑色的叶柄残留纤维。叶细线形,长6~16厘米,宽2~7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稍变窄,抱茎、质厚,稍硬挺,常对折或内卷,3~7脉,叶缘白色,骨质;上部叶小,同形。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长特性:适应性强,喜冷凉而湿润的气候,耐寒、耐旱、忌涝。生于干燥草原、向阳山坡及灌木林缘等处。主产于江苏、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地。

采集方法:播后第二、第三年9~10月挖取根部,去净茎苗、泥土,晒干,切段,生用、酒炒或醋炒用。

药材性状:

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淡棕色,形成层环色略深。具败油气。

药理作用:有明显的镇静、镇痛、抗炎、解热、降温、镇咳作用,还有利胆、抗肝损伤、抗脂肪肝等作用。尚能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和免疫功能,有抗菌、抗病毒、抗疟等作用。粗皂苷能使大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并有明显溶血作用。

药用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研末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和解退热宜生用,疏肝解郁多用醋炙,升举阳气多用蜜炙,行血调经多用酒炙,骨蒸劳热用鳖血拌炒。

方剂选用:

1.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胸中烦而不呕、烦渴、腹中痛、胁下痞硬、心下悸、小便不利:柴胡克,黄芩克,人参克,半夏克(洗),甘草(炙)、生姜(切)各克,大枣12颗(擘),以水煎,去渣,每次温服1升,日服3次。

2.治邪入经络、体瘦肌热、解利伤寒、时疾、中伏暑:柴胡克(洗,去苗),甘草50克(炙),共研为细末,每次取10克,水同煎,饭后热服。

注意事项: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你有多久没读书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f/1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