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六汤,治各种咳喘
来源丨《方药传心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作者/王绪前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导读:本方由一味葶苈子、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三拗汤、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组成,故名一二三四五六汤。治疗各种咳喘病证,包括寒热虚实证。 方为作者多年来通过临床总结的一首经验方,原方载于《中药谚语集成》和《食饮秘典:为您解困惑》。 葶苈子15g,陈皮10g,法半夏12g,茯苓15g,莱菔子15g,白芥子10g,苏子10g,炙麻黄10g,杏仁12g,党参15g,白术12g,炙甘草10g。 健脾化痰,止咳平喘。 各种咳喘病证,包括寒热虚实证。 本方由一味葶苈子、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三拗汤、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组成,故名一二三四五六汤。 张仲景治喘有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麻杏石甘汤等方,这些方子如果稍有辨证错误,就会带来不良效果。所以中医有“内不治喘、外不治癣”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喘证很难治疗。对此,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结合个人的用药经验及用药习惯,将上述药物配伍同用,命名为一二三四五六汤。此方可以用于多种咳喘病证,包括寒热虚实、有痰或无痰所致的咳喘。 咳喘病证多由痰作祟,方中葶苈子具有良好的泻肺平喘作用,用治咳喘痰多,乃治疗咳喘要药。陈皮、半夏燥湿化痰,为治疗痰湿之咳嗽痰多要药;伍以茯苓,即含二陈汤方义,主治痰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三子养亲汤)降气快膈、化痰消食,用于痰壅气滞证,症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麻黄、杏仁(三拗汤方义)宣畅肺气,止咳平喘。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健脾补气,以杜生痰之源。诸药合用,共奏止咳平喘、降气化痰之功。 水煎服,或以此比例做成膏剂内服。 一般无严格的禁忌证,咳喘病证可以选用。 若咳喘日久可以加白果12g。若肾不纳气致咳喘可加补肾之品。若体虚加大枣15g,取葶苈大枣泻肺汤之义,防葶苈子伤正气。 黄芪的9对相反作用对比,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用了30年的民间祖传方,方简效宏,值得收藏 针灸处理急症:我临床常用的7种方法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速效! 国医大师阮士怡:标本兼顾辨治失眠三法 没有临床辨证思维怎么办?只用7步就搞定 跟着11位中医前辈们学习“附子”的用法 抓主症,简单、高效用好这5首经典方 关于“引火归源”法,你知道多少? 2位医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 喜欢中医的朋友推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xiaa.com/bxyl/10560.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承气汤
- 下一篇文章: 理脾健运汤治疗肥胖病